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83756
大小:9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广府语言与古代岭南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府语言与古代岭南文学 一、粤语粤语,又叫广东话,本地人多称为“白话”。粤语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方言,一种强势的方言。粤语主要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部分地区及港澳。此外,在美加的华人大部分也是使用粤语。粤语内部又分为好几种地方话和次方言。广东境内有广府话、四邑话、高阳话、吴化话、连山话等,广西境内有梧州话、南宁话、钦州话、玉林话等。这些次方言有的比较接近,彼此可以交际,如广府话与梧州话、南宁话;也有些差别较大,彼难以交际,如四邑话与玉林话。次方言的产生是由于以前交通落后,彼此相对隔绝而逐渐形成的,今天交通发达,更重要的是广播电视媒体发达,而广东和港澳的媒体基
2、本上都是使用粤语,这就促进了广州话的传播,促使其他次方言向广州话靠拢。布在广州及其附近几个县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的广府话是粤语的主体,而广州话是粤语公认的标准语。也有人认为香港粤语应作为第二个标准语。但总的说来,广州话与香港话的差别甚小,而且随着穗港两地交流日益频繁和香港文化对广东地区的强烈影响,他们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变小。粤语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和其他方言一样,它直接来源于古代汉语,因此总的说来,粤语和民族共同与之间相同成分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但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粤语也形成不同于共同语的一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掌握粤语是有一定帮助的。第一、它大量保留着古代汉语的
3、成分,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语音方面,粤语保留了中古汉语韵母的塞音韵尾和唇音韵尾,而在北方方言中这些特征早已消失。又如声调,粤语保留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而且还从阴入中衍生出一个中入调。此外,粤语没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这些特征都是在中古以后发展形成的,但粤语并没有跟上北方方言的变化。在词汇方面,粤语保留一些古词或古义,而在北方方言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如粤语中“粘”说“黐”,北方方言不用。在语法方面,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修饰成分后置,“公鸡”说成“鸡公”,这些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留。第二、粤语保留不少古代“南越”族语言
4、的底层成分。古代汉人与土著杂居和对土著的逐渐的同化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了“古越语”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如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这些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第三、粤语吸收了较多的来来词。在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给英国,广东被迫设立通商口岸,在与外国长期的接触中,粤语也就吸收了不少的外来词,其中主要来自英语,香港粤语中吸收外来词更多,而且也强烈影响着广东境内的粤语。这些外来词有的是普通话没有吸收的,如“巴士”,普通话中说“公共汽车”,有的是普通话虽然吸收但译法不同,如普通话中的“沙拉”在粤语中译为“沙律”。第四、粤语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5、也不断创造出方言词汇,这些词汇有的沿用至今,也形成了粤语的特点。二、岭南文学(一)概况据《广东文征》所辑录,自汉至清,广东有文传世的作家达712人,又历代诗词名家辈出,历朝史志典籍多有著录。汉赵佗封南越王,现有《报文帝书》两篇传世,可视为岭南文章的起始。汉章帝时,番禺人杨孚(50—150年)著《异物志》,至今尚存,实为粤人最古的著作。书中多韵语,可视同四言诗,故屈大均谓广东诗作,始于杨孚。两晋六朝,广东诗人有冯融(高州人)、侯安都(曲江人)、刘删(南海人)等,但作品多已散佚,唯刘删尚存诗9首。张九龄(673—740年)是唐代最杰出的岭南诗人。他是韶州曲江人,著有《曲江集》20卷,
6、今存诗200余首,诗风清淡,创为“清淡派”。《广东文征》录其文38篇,其中《白羽扇赋》、《荔枝赋》等小赋极富文采。其从子张随亦好作赋,有《无弦琴赋》等多篇,皆清朗可诵。但若以张九龄为岭南文章的开先,则承继者实为刘轲。刘轲(约835年前后在世),字希仁,曲江人,唐元和末年进士,累迁侍御史,著书甚多,有《三传指要》、《帝王历数歌》等,今皆不传,唯《新唐书》录有文1卷,共10余篇,后人编为《刘希仁文集》。其文为韩愈流亚,文意精邃,一时与韩柳齐名。晚唐诗人又有邵谒和陈陶。邵谒,翁源人,《全唐诗》录其诗1卷,他的诗讥讽时事,有较高的思想性。陈陶,岭南人,《全唐诗》录其诗2卷。他的诗想象奇特
7、,含蓄有味,在晚唐诗中独树一帜。宋初,古成之,河源人,五代末年,曾结庐罗浮山,雅意林壑,人以为仙。其文饮誉四方,尤工于诗,今有《汤泉记》一文传世,而诗集3卷已佚。余靖(1000—1064一年)字安道,血江人,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武溪集》20卷。他的诗骨格清苍、幽深劲峭,有骚雅遗音,文亦深婉,如《两岩石室记》、《涌泉亭记》等甚有文学意味。又宋人李昴英(1201—1257年),字俊明,号文溪,番禺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晚年归隐,著有《文溪集》20卷。其文质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