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13905
大小:45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30
《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和政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共和县县委党校陶训健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和政策建议[简介]1.教学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2.电子信箱:txj.1964@yahoo.com.cn3.联系电话:0565—5312452(O)一、和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2008年和县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速:和县安徽省全国13.6%12.7%9%财政收入:2007年2008年3.47亿元5.3亿元全省经济综合排名:2007年2008年23名13名一、和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巢湖市区县生产总值(亿元)一、和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人均生产总值(元)一、和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三次产业结构二、
2、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区域经济政策自然资源区域位置人力资源资本要素资源配置因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㈠、区域经济政策实践证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转型国家,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㈠、区域经济政策和县面临的区域政策:中部崛起东向发展产业转移示范区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㈡、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影响地区劳动生产率水
3、平,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个地区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㈡、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不一定具有竞争力,自然资源贫乏的区域,通过有效利用,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等,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㈡、自然资源和县的自然资源比较分散,品位不高,可开采量小,缺乏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矿产资源,因而不能象一些资源性城市完全依靠资源来发展经济。值得重视的是和县拥
4、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65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占800里皖江江北岸线的16,有三处1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资源),这是和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的潜在优势。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㈢、区域位置优越的区域位置如交通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还直接受益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㈢、区域位置和县的区位优势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山水相连与本省最具经济活力的芜湖、马鞍山隔江相望和县城与上述三个城市的市中心均在一小时车程范围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㈢、区域
5、位置但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强力影响,周边的大中城市对和县经济发展的辐射力有限,相反和县的人才、资金、技术、消费与购买等却向大中城市集聚,行政界线成为经济梯度界线,形成发展“洼地”,使区位优势弱化,始终落后于周边发达地区性。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㈣、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人力资源来说,首先必须要有适度的人口数量和合理的年龄结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哪些高质量的,能利用最新技术并从事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劳动力。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㈣、人力资源和县
6、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和县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的年限少,素质不高,缺乏的中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缺少企业家人才。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㈤、资本要素资本是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量资本的投入可以迅速提高产出水平,促进区域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㈤、资本要素和县2008年金融机构存贷款状况指标名称2008年2007年同比增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657849724520.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73292047676.1%其中:工业贷款113151
7、2950-12.6%单位:万元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分析㈥、资源配置因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区域经济增长中三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这些要素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综合影响。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㈠、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是人,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发新的思路、产生新的动力。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㈡、坚持东向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1、坚持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
8、为工作格局,按照“加快融入、承接辐射,主动接轨、甘当配角,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实现双赢”的总体思路,全面融入长三角,成为长三角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生产力转移,以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的均衡发展。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㈡、坚持东向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面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