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12467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多变的价格》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多变的价格》。我准备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来对这一课进行分析。首先,我将对本课进行分析,进入第一个框题---说教材,说教材就是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多变的价格》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 一单元第二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 ,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货币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2、消费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接着,我将进入本课的第二个框题---说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识记目标,要求学生们识记以下内容。)(1)影响价格的因素。(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3、4)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因为以上这些内容是本框题经济常识的基本内容,所以要求学生识记掌握。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能力目标,也就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理解的有以下内容。)(1)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由于以上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们在现实
4、生活中很少接触,需要他们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加深理解。)A.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B.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D.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E.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F.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G.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目标,这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在学完教材内容后,能将课本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的知识是:)(1)联系生活中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对企业的供给
5、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价值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达到学以自用的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便适
6、应激烈的社会竞争。(3)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使学生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说完教学目标,接着说第三块内容。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重点的依据是:学生只有掌握了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才能理解和掌握价格的真正内涵,同时,通过学生们对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教学难点:1.价格与供求
7、的相互影响关系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难点的依据:因为价格 与供求、生产 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作为准生产者,与“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或者说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将这块内容设为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教材的渴望,从而达到学于自用的目的。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教学是艺术,是科学,它的本质在于创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本教材内容
8、,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考虑到学生的现状,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