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doc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doc

ID:14708543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1页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2页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洞头初中邱昭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邱昭文,来自洞头初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属于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二节的内容。在前一节介绍完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后,教材重点选取了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关的结构知识。可见,植物通过根吸收水,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送等内容实质上是为后面第三节的学习作知识储备的,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

2、根据本节教材在《生物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目标中的地位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3、教学重点: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二、说教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多种教学法的有机组合。本节课主要选择以下教学法:1.谈话法2.探究性教学法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观察幼根,让学生探究根的特点和根毛的意义。我用百合花作对照实验,一瓶用清水,一瓶用红墨水,让学

3、生观察探究水分的运输途径,能较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变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三、说学法根据初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生物学科的要求,我在本节主要设计以下学法:1.观察法本节课我安排学生对幼根和百合花的直观观察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具体形象的认识,对知识有更全面、深刻地理解。2.探究性学习法3.知识与生产、生活现象相联系法四、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中,我根据“教师主导、学

4、生主体、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将分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第一环节:实验导入激发兴趣首先我出示一瓶水和两盆植物,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回忆植物的器官,思考植物吸水的器官是哪个?部位在哪?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实验目的在于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生物的情趣。第二环节:自主合作探究,引发新知(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二)1.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根吸水的部位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让学生观察幼根,探究根的特点和根

5、毛的意义3.让学生思考移载植物时,为什么要多带土?(二)水分的运输途径1.我用百合花作对照实验,一瓶用清水,一瓶用红墨水,让学生观察探究水分的运输途径。2.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11页到第112页.3.朗读第112页最后一段,分析茎的结构,通过“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话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形成层的认识。4.观察图片,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分析导管和筛管的功能,列表比较导管和筛管。5.通过图解,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6.总结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途径,展示运输图。7.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第三环节:学以致用联系生活1.出示甘蔗和地瓜,让学生思考,它们的有机物是怎么来的?2.让学生思考,

6、为什么“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第四环节:展示舞台巩固知识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我出示练习题,搞一个活动,开展组与组之间的PK大赛。五、说板书设计:课题: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根吸水的部位——根尖的成熟区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水分的运输途径——导管  水和无机盐:土壤→根毛→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图解: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使茎长粗↓向下运输有机物↓筛管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