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8136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和谐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和谐课堂 【摘要】文章通过对和谐课堂的概念阐述,审视职校和谐课堂具有的特征,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职校和谐课堂的主张,通过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气氛等途径和策略来促进职校和谐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职校和谐课堂;特征;构建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互动和协作,产生最佳效益和共赢。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的追求!而随着当前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对职业教育的突出重视,对于未来走
2、出校园直接在各个领域从事技能劳动的职校学生来讲,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其品质、性格、习惯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和谐课堂 作家张贤亮说:“所谓和谐,和是‘禾’字旁一个‘口’字,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这是科学):‘谐’是‘言’字旁边一个‘皆’字,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这是民主)。这两点是和谐最基本的备件。”所以,我们认为和谐就是相互配合得适当和平衡,是科学和民主的统一。因此,要创建一个和谐课堂,首先要言论自由,师生交流畅通,要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要真实性,
3、一堂好课,应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对话、探讨皆出本真,它源于对学生深厚的爱和对教育教学本真的认识。再次,动态生成。教学没有机械的模式,没有刻板的程序,课堂不能预设也无法预设,而正是在这自然的进程中展现和形成学生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过程,这当中出现的叛逆、吵闹、嚣张、不满、否定等等“杂音”都是极其正常的。 相对于普通教育的教学来说,职校的教学过程更为复杂,教学无论在形式和内容的组织或组成上都具有特殊的认识性,其目的在于掌握一致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这个传授过程中构建和谐课
4、堂、创建民主气氛,处理好课堂中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等各种关系,帮助其对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定向、职业技能及其能力水平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二、职校和谐课堂的特征 (一)人际关系要和谐有资料表明,当前职校或多或少存在着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不良等现象。在诸多关系中,师生关系历来是衡量课堂气氛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情感的维系、权力的把握、角色的承担、沟通的程度这四个在体现师生关系主要特征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较多的不和谐。 (二)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促进人的全
5、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职业教育教学为每个成员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它们的连续性、适应性和前瞻性。同时作为职业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技能和技巧的发展,需要通过反复的操作练习,不断纠正错误,耐心引导,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性格养成、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才是有效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前提,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交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是获得劳动技能的保证。可以说这二方面是同时进行,相互为彼此的进步发展提供条件。 (三)集中学生智慧,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从事职业教
6、育整整10年,我深刻感受到职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不管职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如何,正如孩子面对大人给他搭好的积木总要推倒自己来搭一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希望尝试着创新,而不是一味的机械复制。这种精神的培养、鼓励对于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面对技术飞速发展的各行各业,提高他们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四)充满爱的温暖职校学生经过中考的过滤在文化学习能力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在其学习过程中受到社会大众的赏识、认可和关爱相对也少,但作为职校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予力量,帮助其建立自信,让他们在和谐的课堂上收获知识,
7、收获成功。 三、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审视我们当前课堂普遍存在的教条化、单一化、模式化、静态化、形式化等与学生发展不和谐的状况,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纽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各要素间协调运转、整体优化的学习系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理想的学习环境中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以及各种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实现,从而取得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学质量发展的综合效应成为当前各层次教育的主旋律。如何践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和谐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
8、以下几个策略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服从者和接受者,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在这种角色定位和由此产生的情感维系而产生的各种沟通与交流以及行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如果学生想象被压制,那么创新意识也就不复存在,如果学生的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