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ID:14656877

大小:5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9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_第1页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_第2页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_第3页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_第4页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2011年5月第3期总第149期江西警察学院学报J0URNALOFJIANGXIPOIJ[CEINSTITUTEMav2011No.3Ser.No.149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李绘(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通缉是侦查机关常用的侦查措施之一,主要包括网上追逃,通缉令,协查通报,悬赏通告和边控通知.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对通缉令作了原则性规定,其他通缉措施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多个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文件当中.由于通缉制度在不同位阶和不同时期的法律中表述各不相同,导致理论界对通缉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通缉的概念应当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能正确反映通

2、缉措施的客观现实,包括对通缉主体,客体与中介的准确界定.关键词:通缉;概念辨析:重新界定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121(2011)03—0038—05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人财物的大流动,犯罪活动的跨区域特征和犯罪嫌疑人的流窜特性越来越明显.犯罪嫌疑人对侵害目标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其熟悉的活动区域.而是依靠现代化交通工具流窜至经济发达,防范薄弱和便于逃离的地区作案.作案后,为躲避侦查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选择逃匿方向和隐藏地点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这些都给侦查机关的缉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要解决这一难题,侦查机关应当充分发挥侦查工作协同

3、作战的优势和走群众路线的传统,规范和实施通缉制度.完善,规范的通缉制度,对于及时侦破案件,消除社会隐患,恢复正义和秩序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现行法律对通缉制度有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立法中的漏洞逐步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通缉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由于对通缉概念认识混乱.导致对通缉令,悬赏通告,网上追逃等具体措施的研究停滞不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通缉制度的理论研究,重新界定通缉概念.一,现行法律对通缉制度的规定采取通缉措施是享有侦查权的具体表现,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和部门都可以在侦查过程中适时采取通缉措施.不同层级的现行法律对侦查机关和部门在

4、侦查过程中采取通缉措施的条件,权限,程序,方法和后果等,都有具体的授权或限制性规定.现行通缉制度散见于多个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文件当中,其中以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位阶最高,效力最强.但刑事诉讼法只在第一百二十三条对通缉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主要包括通缉的对象,通缉的形式,通缉的作用和发布通缉的主体与范围),导致实际操作中缺乏规范性.同时,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通缉发布后的一种情形,即对于通缉在案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由于刑事诉讼法将发布通缉的主体表述为公安机关,为保障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

5、中正确履行职权,公安部在1998年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对通缉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规范了通缉令中应当包含的内容,增加了通缉制度所包括的具体措施.一是通缉令发出后,发现新情况的可以补发通报.二是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往境外,可以在边防口岸采取边控措施,并对边控措施的审核和批准权限进行了明确.三是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发布悬赏通告.同时授权了抓获地公安机关凭通缉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并对发布通缉的范围进行了补充,对通缉的对象进行了扩展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在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对人民检察院采收稿日期:2011-01—

6、08作者简介:李绘(1981一),男,陕西西安人,2008级侦查学硕士研究生.?38?取通缉措施进行了规范.一是明确人民检察院侦查直接受理的案件.作出通缉的决定需经过检察长批准:二是限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只能在本辖区内通缉犯罪嫌疑人,需在本辖区外通缉犯罪嫌疑人的.由有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三是只授予人民检察院通缉的决定权,通缉令的发布权仍在公安机关;四是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及时检查监督通缉的执行情况:五是对潜逃出境犯罪嫌疑人的通缉途径进行了说明.该规则贯彻了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对人民检察院发布通缉令作了限制性规定,增加了对公安

7、机关执行通缉的监督检查.鉴于199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十条明确规定(对背叛祖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依据《国家安全法》第六条的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可以通缉,追捕),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可认为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需要采取通缉措施的.除法律特别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