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

ID:1465633

大小:706.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11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_第1页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_第2页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_第3页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_第4页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药物致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药物致癌作用癌是机体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引起正常细胞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恶性肿瘤。第一节化学致癌物的分类化学致癌物(chemicalcarcinogen):是指环境中具有诱发机体形成肿瘤作用的化学物指。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将化学致癌物分为:1、直接致癌物(directcarcinogen):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如各种烷化剂和某些金属致癌物等。2、简介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等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环孢素、

2、硝基杂烷类等。3、促癌物:指此类物质本身并无致癌性,严格地说不属于致癌五,但它可与致癌物协同作用,诱发突变细胞克隆扩增,促进癌的发生,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反复作用于细胞,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1、遗传毒性致癌物(genotoxiccarcinogen):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最终导致癌变。2、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少数化学致癌物对遗传物质没有影响,其致癌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变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促进细胞的过度增殖。(1)促癌剂(tumorp

3、romotor):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2)细胞毒物:能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通过增加细胞对内源性致癌物的敏感性而发挥致癌作用。(3)激素及内分泌干扰剂:雌性激素和干扰内分泌器官功能的物质可引起动物肿瘤或使肿瘤形成增多。(4)免疫抑制剂:是通过增强病毒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等多方面作用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常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白血病或淋巴瘤。(5)特殊固态物质:某些特殊固态物质长期接触机体,可诱发接触部位发生肿瘤。(6)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能使啮齿类动物肝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的各种物

4、质,均可诱发肝脏肿瘤,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等有关。第二节药物致癌作用1、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保泰松、非那西丁、阿司匹林等。2、激素:3、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4、免疫抑制药:5、其他药物:第三节化学致癌作用机制一、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1、DNA加合物的形成:干扰正常的碱基配对。2、蛋白质加合物的形成:化学致癌物以原形或代谢物嵌入蛋白质分子中,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化学致癌物-蛋白质加合物。3、DNA-蛋白质交联:二、对癌基因的影响1、致癌物诱导原癌基因活化:2、致癌物诱导抑癌基因失活:3、与DN

5、A损伤修复4、与表观遗传观察化学致癌物作用的主要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