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

ID:14644169

大小:6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29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_第1页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_第2页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_第3页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_第4页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第1期2011年2月阅江学刊YuejiangAcademicJournalNo.1Feb.20l1.语言文学艺术研究?江南的牛郎织女宝卷研究丘慧莹(东华大学,台湾)摘要:江南地区的三本牛郎织女故事宝卷,是目前仅见的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宝卷,都出现在江苏苏州北部,但内容有不少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部分虽来自故事情节的变异,但宣卷先生的新创,仪式性运用与宝卷本身的特质,才是导致三种宝卷出现不同风格的主因.这三种宝卷展现了更多江南宝卷"现在进行式"的可能性与变异性.牛郎织女宝卷的结局,与一般故事宝卷的情节产

2、生明显不同.关键词:牛郎织女;故事宝卷;江南中图分类号:I2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1)01--0091—12一,从天上到人间:俗文学中牛郎织女故事变化的关键时期牛郎织女故事,由神话,传说到民间故事,有其一脉相传的主题,但随时间的迁移,牵牛织女由天上双星逐渐被赋予人性,产生了人性化的喜怒悲欢.七夕相会,也使得牛郎织女成为有情人效法的理想典型.牛郎织女故事的浪漫色彩,使得这一主题不断被赋咏,议论,说唱和夸饰.牛郎织女故事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已有些许脉络,最迟在战国时期,牵牛织女已被确

3、定为夫妻关系.④傅玄《拟天问》:"七月七夕,牵牛织女会天河."在魏晋时形成牛郎织女具体的爱情传说故事.一般论及牵牛织女爱情,皆引《荆楚岁时记》所载,然钟敬文与罗永麟皆已提过,目前流收稿日期:2010一l1—02基金项目:(台湾)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牛郎织女戏剧研究"(I)(NSC99—2410一H一259—063)作者简介:丘慧莹,女,台湾基隆人,博士,(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戏曲及宝卷研究.①有关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的区分及使用,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已有详细说明,本文

4、不再赘述.本文行文中使用的方式亦同洪文,凡用"牛郎织女故事"者,泛称此文学主题;"神话","神话故事",以及"传说"或"传说故事"者,皆分别指称神话以及传说阶段的故事内容;用"民间故事"者,则指近人搜录所得的故事内容.②《诗经?小雅?大东》提到织女与牵牛双星的名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跋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然而此诗从诗义中探不出牛郎织女间有任何爱慕情愫.《诗经》,收在《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依嘉庆二十重刊宋本毛诗注疏本影印),页440.③秦简《日书》中载有:"

5、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从这些记录中,皆暗示牛郎织女故事以悲剧收场的因子.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页108,113.④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可参见王孝廉《牵牛织女的传说》一文,收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页165—225阅江学刊:2011年第1期通的各种《荆楚岁时记》版本,如《汉魏丛书》,《宝颜堂秘笈》,《四库备要》,皆无所见.①目前可见较早且详细记载牛郎织女的文本②,为明冯应京(1555-

6、-1606)《月令广义?七月令》"一年一会"条引殷芸(471—529)《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牛郎织女故事的具体情节已形成,为织女的婚姻状况,七夕相会等提供了铺垫.整个牛郎织女故事的具体架构也于此完成.这种人格化的天上双星,历经结婚,离别,七夕相会的过程,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主流.⑧历来文人诗词,古典小说戏曲皆依此发展,故本文称之为牛郎织女故事的"文人主流型".然而,地方戏曲里的牛郎织女故

7、事,无论是绍兴戏,梆子腔系统戏曲,京剧,黄梅戏等④,都不是上述"文人主流型"而更接近民间流传的"两兄弟式",这种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洪淑苓称之为"标准型"④,其情节公式是:一,两兄弟,弟遭虐待.二,分家后,弟得一头牛(或兼一点别的东西).三,弟以牛的告诉,得一在河中洗澡的仙女为妻.四,仙女生下若干子女.五,仙女得衣逃去.或云往王母处拜寿被斥.六,牛郎追之,被阻.七,两人一年一度相会.仔细分辨上述情节,其实是结合"狗耕田型"⑥和"天鹅处女型"⑦的故事情节,再融合鹊桥传说,形成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故事,l4故本文将之称为"

8、民间标准型".从另一个角度说,"文人主流型"与"民间标准型"的差异,主要是牛郎织女从天上的双星爱恋故事,变成了仙女下嫁穷汉的传说故事,也就是牛郎织女由"仙界神话系统"转向"凡间传说系统".单纯从文字记录的时间来看,关键变化期得迟至清末,小说戏曲中才出现牛郎"由仙人凡"的身份改变,首次见于清末小说《牛郎织女》,新增的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