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

ID:14522473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9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_第1页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_第2页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_第3页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_第4页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及其研究述评  摘要合成分数、基于最弱联结假设提出的最大值以及基于解释方式差异性提出的个体内标准差是目前无望抑郁研究中应用较广的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回顾无望抑郁研究所使用的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梳理这些操作化方法对理解无望抑郁症状发展及其治疗的意义,可发现合成分数与最大值反映了无望抑郁认知易感因子之间关系的不同侧面,后续研究可继续对这两种操作化方法进行比较,以个体内标准差计算出的解释弹性可能是无望抑郁理论之外新的易感因素,可为治疗抑郁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合成分数;最大值;个体内标准差  分类号R395  无望抑郁是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研

2、究者广泛关注的一种抑郁亚型,无望抑郁理论提出的认知易感,应激模型在成人、青少年与儿童中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近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无望抑郁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关注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无望抑郁认知易感的特点、理解认知易感与抑郁发展的关系。合成分数(Abramson&Metalsky,1989;引自Haeffeletal.,2008)、最大值(Abela&Sarin,2002)、个体内标准差(sliverman&Peterson,1993;Fresco,Heimberg,Abramowitz,&Bertram,2006)是目前无望抑郁认知易感研究领域应用得较多的三种操作化方法。本文拟

3、回顾无望抑郁研究所使用的认知易感操作化方法,梳理不同操作化方法对理解无望抑郁症状发展及其治疗的意义。  1无望抑郁  无望是指消极的情感、消极的结果以及无助的期待。Abramson,Metalsky和Alloy(1989)将无望一词中的消极结果和无助期待引入抑郁情感研究中,提出了无望抑郁亚型以及无望抑郁理论。根据该理论,无望抑郁最近端、充分的原因(proximalsufficientcause)是无望,即心仪的结果不出现而厌恶的结果很可能会发生,个体对此却无能为力。  Overmier和Seligman(1967)从动物因行为连续遭受挫败而放弃尝试不作为的现象中提出习得性无助模型。Abr

4、amson,Seligman和Teasdale(1978)结合习得性无助模型以及归因理论,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类无助和抑郁的归因框架,指出倾向于对消极生活事件的原因作出内部的、稳定的、总体归因的个体在遭遇压力时更可能无助和抑郁,这种消极的归因是抑郁发展和维持的危险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Abramson,Metalsky和Alloy(1989)认为无助模型并不是一个阐析明确的抑郁理论,仅仅是对人类无助的一个归因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望抑郁亚型以及无望理论。根据无望理论,个体先有无助后有无望,无助是无望的必要成分,但不是导致无望的充分原因。  2无望抑郁的认知易感  抑郁认知易感是个体对消极

5、生活事件作出某种推理的倾向,也是一种稳定的特质/素质。无望抑郁理论提出的认知易感包含:(1)对消极生活事件的原因作稳定的、总体的归因和/或(2)推论消极事件会带来很多灾难化的后果和/或(3)从消极的事件中推论出消极的自我价值。这三种消极推理方式是无望抑郁远端的促进因素(distalcontributorycause)l,也是无望抑郁病因学链上的重要成分。这些消极的推理方式与消极生活事件相结合会增加个体抑郁的危险性,称为认知易感,应激模型,或称为素质,应激模型。认知易感~应激模型是无望理论的核心,根据该模型认知易感水平高的个体在应对压力事件时会触发消极的思维模式并可能螺旋上升导致抑郁症状的

6、发展。大量的实证证据支持消极推理方式与消极事件是成人、青少年抑郁症状和抑郁障碍(Hankin,Abramson,Miller,&Haeffel,2004;Alloy,Abramson,Walshaw,&Neeren,2006)发展的预测指标。  3无望抑郁认知易感的测量工具  无望抑郁认知易感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归因方式问卷(AttributionalStyleQuestionnaire,ASQ,Peterson,Semmel,Baeyer,&Abramson,1982)和认知方式问卷(cognitiveStyleQuestionnaire,CSQ,Abramson&Metalsky,198

7、9;引自Haeffeletal,2008)。ASQ根据无助理论编制,共包含12个虚拟生活事件,6个积极事件,6个消极事件,考察被试对消极事件原因的归因(包含内部的、稳定的、总体的3个维度),儿童认知易感的测试工具有儿童归因方式问卷(CASQ;Kaslow,Tannenbaum,&Seligman,1978;引自Buchanan&Seligman,1995)。从问卷的构成来看,CSQ是ASQ的扩展版。CSQ根据无望理论编制,共有24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