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标准差与方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差与标准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方差与标准差 教学班级:高一(1)班教学时间:2012年3月13日教者:韩彦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计算样本数据的标准差;2.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描述平均位置的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描述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从而展开对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并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教学难点:应用平均数与标准差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教学模式:问题导入——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练习巩固四、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常规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完成练习回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和含义,解决下面的问题:问题1: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
3、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成绩/米1.501.601.651.701.751.801.851.90人数23234111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并分析这些数据的含义.(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2: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7,9,5,4,9,10,7,4乙:9,5,7,8,7,6,8,6,7,7如果你是教练,你应该如何对这次射击情况作出评价?如果这是一次选拔性考核,你应当如何作出选择?分析:甲的平均成绩是7环,乙的平均成绩也是7环.那么,是否两人的水平就没有什
4、么差距呢?引导学生从频率分布条形图和极差的角度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找到差异.同时极差在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上有一定的缺陷,所以我们要引入新的统计量——方差与标准差.(三)推进新课,探究新知为了把所有的变量值都考虑进去,更精确的反映数据离散状况,我们还可以考虑用方差.假设样本数据是,其平均数为,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通常用s表示.即:标准差标准差是统计学上考察样本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量.在刻画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上,标准差与方差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因为标准差与样本数据具有相同的单位.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
5、题:(1)标准差s的取值范围是?(2)怎样求样本标准差?(3)如何根据标准差的大小来衡量离散程度的大小呢?(4)标准差为0时的样本数据有什么特点?练习1:若甲、乙两队比赛情况如下,下列说法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平均失球数平均失球个数的标准差甲1.51.1乙2.10.4①平均来说,甲的技术比乙的技术好;②乙比甲技术更稳定;③甲队有时表现差,有时表现好;④乙队很少不失球.例1: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7,9,5,4,9,10,7,4乙:9,5,7,8,7,6,8,6,7,7如果你是教练,你应该如何对这次射
6、击情况作出评价?如果这是一次选拔性考核,你应当如何作出选择?解:略练习2: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种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t/km2),试根据这组数据估计哪一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较稳定.品种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甲9.89.910.11010.2乙9.410.310.89.79.8解:(略)例2.一个小商店从一家食品有限公司购进21袋白糖,每袋白糖的标准质量是500g,为了了解这些白糖的质量情况,称出各袋白糖的质量(单位:g)如下:486495496498499493493498484497504489495503499503509
7、498487500508试估计这批白糖的平均质量和标准差.解法一:直接用原始数据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再估计这批白糖的平均质量和标准差.解法二:将原始数据减去500后,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先计算新数据平均数和标准差,再利用新旧数据的关系计算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在以此进行估计.思考第二种解法的特征,可以得到一个更普遍的结论: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s,则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仍为s练习3: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s,则(1)新数据是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________(2)新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标准差为(四)课时小结1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与作
8、用.2.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五)课后作业1.课本P79练习1、2、32.课本P81习题2.2A组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