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

ID:14463060

大小:11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8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_第1页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_第2页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_第3页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_第4页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省定南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定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二○○六年四月1总则1.1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定南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定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等。1.3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

2、命安全为首要目标;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2.1.1河流分布情况定南县地处东江水系贝岭水及赣江贡水桃江河两流域间上游的中低山区,境内植被良好,溪河众多。我县和外县入境的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244条。其中一级支流6条,二级支流54条,三级支流184条。河流总长度1146公里,平均河流密度为0.82公里/平方公里。一级支流中

3、,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九曲、历市、老城、月子、龙头、鹅公河6条。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1、气象我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据县气象站实测资料历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5.3℃,年平均气温18.8℃,平均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12%,平均干燥指数为0.54。冬季河流无冰冻现象,无霜期293天,全县地形特点西高东高、北高南低,西部的岿美山、东部的大山垇岽、鸡龙嶂山及北部的神仙岭形成全县三面环山的优良气候条件,神仙岭将全县分为岭北、岭南两地,两地气候有明显

4、差异,岭北平均气温比岭南低1~2℃左右。据县气象站实测降雨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587.3mm,4~6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31.9%,11月以后至次年3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2.1%,最大年(1975年)降雨量2137.1mm,最小年(1963年)降雨量916.44mm;年变率为2.33倍,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1天左右。2、水文条件我县地处赣江水系贡水桃江及东江水系贝岭水两流域之间,月子河、迳脑河、龙头河均属赣江水系,境内无水文站,仅东江水系贝岭水九曲河有胜前水文站。胜前水文站拥有1976年至今27年实测水文资

5、料,桃西水文站因长滩电站1996年建成发电停止观测。胜前水文站平均最大年(1983年)流量为35.3m3/s,最小年(1991年)流量为6.7m3/s,4~6月约占全年流量的45.9%,7~10月约占全年流量的20.2%,年变率6.77倍。3、暴雨洪水我县无历史洪水实测资料。根据原月光渡水文站调查的最大洪水资料,最大洪水流量为3280m3/s,发生于1924年,桃西水文站实测最大洪水流量为1750m3/s,发生于1978年7月,相应洪水位180.43米。2.1.3地形地貌我县境内北高南低、西高东高,呈西北南东

6、方向延伸,地形以低山、中低山、丘陵为主;西南部岿美山的登高岽山,海拔高1062.6米,以东部镇田山大、凹岽为最高峰,海拔1072米,鸡龙嶂为第二高峰海,海拔1026.9米,东南部最低点是九曲河口,海拔约156.0米,其岭南相对高差916.0米。北部以马尾山为最高峰,海拔约920.6米,最低点为月子河口,海拔约270.0米,其岭北相对高差为650.6米。本县境内地貌因侵蚀中低山地形,北部的迳脑玉石官下面马尾山,三亨石灰窑及东部的鹅公、镇田等地,面积约700km2,由震旦系、寒武系混合岩,珠罗系碎屑石燕山期花岗组

7、成,是地壳在上升的条件下,经受强烈的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态。山体高大陡峻,山脉走向北东,相对高差为350~600米,山坡坡度一般为30°~40°,沟谷深,狭谷多,沟谷形态呈“U”型状态,谷底谷坡基岩裸露,风化强烈,植被良好,多为松杉。2.2经济社会情况我县下辖7个镇,119个村民委员会,1878个村民小组。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19.54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853人,占总人口的81.3%,非农业人口3.6599万人,占总人口的18.7%。全县民族以汉族为主,局部地区有少量少数民族分布。2005

8、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0.32022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2426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7217万元,第二产业40905万元,第三产业4614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6522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6105万元,农业总产值59118万元。财政总收入1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3元。根据县“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五年,我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到2010年将达到24.8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