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

ID:14437031

大小:4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8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_第1页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_第2页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_第3页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_第4页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证严密之例证法(教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证严密之例证法★例证法议论文的论证有两大支柱,即事实论证(例证法)和理论论证(因果论证)。其中例证法的使用频率最高,因为好的例证说服力强,能增强文章的力度,效果明显。例证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必须切合题意,真实、精炼。下面分两个方面谈谈。1、例证的阐发例证有详举和略举两种。对人所共知的,要略举;对不为常人知晓的,或需要对例子进行分析的要用详举。同时对例子进行必要的比较和筛选。缺一则嫌不足,增一则嫌累赘。但是,无论如何,例证必须进行必要的阐发。有的议论文显得空疏贫弱,淡薄无味,缺乏思想深度,给人的感觉是“观点

2、+例子﹦议论文”。其实不是。应该明确,议论文中的持之有据与言之有理,即摆事实与讲道理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例是议论的手段,明理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实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怎样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呢?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古文《察今》中,作者在举了刻舟求剑的事例之后,评析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然后引申出切合题旨的道理:“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我们

3、可以把这个议论过程概括为:“事例——评析——事理”即通过对所举事例的评价,使事实上升为理论,通过现象揭示本质,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可见,评析是契合事与理的榫子。阐发使事实得以升华,增强了文章的力度。1、事例的转述在论证过程中,有时原材料并不完全适合中心论点,或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阐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所选的事例进行转述。我们从一篇文章中体会这种方法:【原材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

4、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例】人的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才华超群的少年,哪怕是先天的天才,如果只沉浸在赞美之中,而不勤奋努力,必将自我扼杀。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是个农家子,5岁时,“指物作诗,立就”,以文才出众而名闻乡里,但他从此不思进取,每日随父

5、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结果,在20岁的时候,还没有多大长进,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方仲永本来是个聪颖的奇才,却受他父亲的影响而追逐名利,后天不学,最终沦为庸人。倘若他能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学习,到了二十多岁,还会平庸无奇吗?由此可见,后天的努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概括出转述的方法:(1)摘取。它要求同学们根据论点的需要摘取原事实材料的要点。例如,例文中摘取了原文中的“指物作诗立就”等词,来说明方仲永的天分。(2)替换词语。例如:原材料中有“金溪民方仲永,世

6、隶耕”等词,而例文将它改为“他是农家子”,就显得通俗易懂。原文中的“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语,作者改为“但他从此以后不思进取,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这样一改,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侧重点是放在了方仲永身上,而对原文中的“父利其然也”,只字不提,正是为了突出方仲永自身的主观因素所致。可见,“替换词语”,不仅仅是为了文通字顺,更重要是为了中心论点的需要。(3)压缩。把几句话压缩成一句话,去掉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内容。例如,文中将原材料的最后一段进行了压缩。原文“余闻之也久。明道中

7、,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几句共50余字,压缩成“结果,在20岁的时候,还没有多大长进,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这样20余字。这种压缩,是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论点。(4)概括。用某些词语去概括原材料的一部分内容。在例文中,作者把“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一语,概括为一句话“以文才出众而名闻乡里”。在对所写的事例进行概括时,要渗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和评价,以突出其转述的侧重点。

8、例如结尾的“方仲永本是个聪颖的奇才,却受他父亲的影响而追逐名利,后天不学,最终沦为庸人。倘若他能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学习,到了二十多岁,还会平庸无奇吗?”这一反问,表明了作者对这位奇才变庸才的叹惜之情。★示范与分析运用例证法等论证方法的范例:【示范】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引名言开启下文。)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