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29212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8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认识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处。4、限时20分钟完成。预习案Ⅰ教材助读(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以后,________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个人因素: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2、准备: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3、提出:(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了“________,恢复
2、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2)在《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4、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权主义即“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评价:(1)性质:是孙中山受美国“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___________
3、__纲领;(2)进步性: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____________的愿望,是__________的重要理论指导。(3)局限性: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辛亥革命:________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__________思想原则而颁布;(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__________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
4、捍卫成果:(1)背景: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企图复辟______;(2)行动: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___、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1)_________和中共的帮助;(2)孙中山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其探索抗争陷入苦闷彷徨。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并且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____________。3、内容:(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真正反帝的个人
5、及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4、意义:(1)它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2)它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3)它推动了__________在全国展开。5、范畴: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畴。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请用五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建议Ⅰ质疑探究----------质疑藉以、合作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三幅图片:请回答:(1)图一人物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6、(2)图三的主要进步意义是什么?探究点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材料2: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3: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
7、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材料1中,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什么?(2)材料2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据材料2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3)据材料1和材料3,指出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