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

ID:1440895

大小:7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1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_第1页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_第2页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_第3页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_第4页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王泽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周金文中有一个字形作“斤”的字,用作地名,见于《殷周金文集成》2674征人鼎,以及新近发布的京师畯尊,涉及周昭王伐楚、南巡路线。征人鼎,又名天君鼎,陈介祺旧藏,现藏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64页。25个字(含合文1,见附图1):丙午,天君乡(飨)酉(酒),才(在)斤,天君(赏)氒(厥)征人斤贝,用乍(作)父丁彝,。京师畯尊,由李学勤先生在《文物》2010年第1期上刊布,26字,其中个别字反书(见附图2)李学勤:《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文物

2、》2010年第1期。此处释文采用李学勤先生后来的修正,参见李学勤:《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第209页。:王涉汉伐楚,王又(?)工。京师克斤,王(釐)贝,用乍(作)日庚宝彝。。7此外,还有一件正簋,又名天君簋(《集成》4020),22字(含合文1,见附图3-1、3-2):,癸亥,我天君乡(飨)餂酉,贝氒正斤贝,用乍父丁彝。正簋与征人鼎的作器者为同一人。正簋,或以为伪,白川静:《金文通释》,日本:株式会社平凡社2005年,卷六,第465页。李学勤:《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或以为真。容庚:《西清金文真伪存佚表》,《燕京学报》,1929年第5期

3、。刘雨:《乾隆四鉴综理表》,中华书局1989年,第50页。笔者认为,就摹画的器形和纹饰而言,时代与西周早期相合,但铭文应属伪作。李学勤先生曾将“斤”释作“麇”,以为在今湖北郧县。李学勤:《论周初的鄂国》,《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辑,总第九十二辑,又收入《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年。西周早期金文中有“麇”字,见于亳鼎(集成2654),也属地名。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0至171页。笔者以为,“斤”或可以释作“蕲”,地望在今湖北蕲春附近。下面从几方面稍作讨论。一、昭王伐楚、南巡路线。由京师畯尊铭文可知,“斤”的地望

4、和昭王伐楚、南巡的路线有关。西周时期,从周王朝中心地区,到南方江汉地区,可能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西线,从丰镐出发,沿汉水南下。据太保玉戈,“六月丙寅,王在丰,令太保省南国,帅汉,遂殷南,令厉侯辟······”,若太保召公出发地点在丰,则其南下或走西线。吴镇烽:《商周金文资料通鉴》,2010年,19762号。李学勤:《太保玉戈与江汉的开发》,《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另一条是东线,可能在营建成周之后,更多从成周出发南下。张永山:《武丁南征与江南“铜路”》,《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据鄂君启节的车节(集成12112),其西北路线,“就阳丘,就方城,就象禾(即“象河”,在今河

5、南省泌阳北象河关)”,汤余惠:《战国铭文选》,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5、49页。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1998年,第677页。刘彬徽、刘长武:《楚系金文彙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95页、第495至496页。鄂君启节虽然是战国晚期的材料,但其中涉及的一些地理交通,可以作参考。这可能也是东线南北途经之地。据簋(集成3950),昭王十五年征伐楚荆,从成周出发。李学勤:《论西周的南国湘侯》,《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2009年,又收入《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年。据静方鼎(新收1795),钟柏生、陈昭容、黄铭崇、袁国华编:《新收殷周青

6、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第1795号。在十八年的十月,昭王在宗周派遣中和静等省南国。据甗(近出二126),刘雨、严志斌编著:《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中华书局2010年,126号。十九年正月王尚在宗周;在十九年的上半年,王已动身。据静方鼎,到了十九年八月,王已经到了成周。之后,据中觯(集成6514),王大省公族于唐。各器铭之间的联系,参见李学勤:《论西周的南国湘侯》。由此可知,昭王及其臣属南巡,更多是走从成周出发向南的东线。而麇地远在汉水上游。这是笔者在讨论时所考虑的一个方面。《周本纪》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据《吕氏春秋·7音初》、《竹书纪年》、杨

7、雄《蜀都赋》、《帝王世纪》等,昭王没于汉水。所以学者或以为“江”应作“汉”。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7页。李零注译:《周本纪》,《全注全译史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又,石泉先生认为,汉水古亦称“江”,参见《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收入《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又参见《石泉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至14页、第70页。但因为楚都其时在丹阳,《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