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

ID:14363064

大小:10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8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_第1页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_第2页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_第3页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_第4页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代中国留学大事记沈荣国1847年1月4日,容闳、黄宽、黄胜三人随传教士布朗自广州扬帆赴美留学,开近代中国人留学教育之先河。1850年11月,广东香山(今珠海)人黄宽在香港教人士的支持下,转学英国,进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习文学,是近代中国留欧第一人。1854年,广东香山(今珠海)人容闳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形成“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爱国信念,是近代第一个系统接受西方新式教育且获得正式学位的东方人。1854年,最早在中国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心理学的顔永京北教会送往美国留学,是近代教会留学教育的典型。1855年,广东香山(今珠海)人黄

2、宽以第三名的成绩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学士学位,是第一个在欧洲获得学位的东方人。1857年,广东香山(今珠海)人黄宽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病理学和解剖学博士学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留学博士。1863年,广东香山(今珠海)人担任首任广州海关医官,是当时十六个海关医官中唯一的华人。1866年3月,清政府派官员斌春率领同京师文馆毕业生赴外国游历,是近代中国政府第一次派员出国考察和访学,为政府派官遣学生出洋之先声。1866年,近代中国文化怪杰辜鸿铭自马来西亚槟榔屿留学英国,是近代中国华侨留学教育的先驱。1867年,王韬随西方传教士理雅各留学欧洲,是近代中国学者式留学的教育的开端。186

3、8年,广东香山(今珠海)人容闳容闳首次向丁日昌提交“条陈四则”,认为“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才”,成为中国最早官派留学教育之缘起。1870年,曾国藩、李鸿章采纳了容闳的留学计划,联衔奏请清王朝“选派聪颖弟子,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以图自强,催动清廷做出派遣官费留学生的决策。1871年,清政府批准曾国藩、李鸿章的奏折,委派陈兰彬、容闳等在上海筹划幼童出洋肄业局,主持挑选出洋幼童事宜,启动最早官派留学教育——幼童留美计划。1872年8月,詹天佑等第一批三十名留美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开启中国官费留美教育之先河。1872年,

4、何启自香港留学英国,是近代最早自费留学英国的华人之一。1873年6月,蔡廷干等第二批三十名留美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1874年9月,唐绍仪等第三批三十名留美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1875年10月,刘玉麟等第四批三十名留美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1875年3月,沈葆桢派魏瀚、陈季同、陈兆翱、刘步蟾、林泰曾五人随法国人日意格去英法游历学习,是派遣留欧学生的先导。1875年,广东香山(今珠海)人容闳出任第一届驻美副公使,兼管幼童留美事务,初步实现中国外交近代化。1876年4月,李鸿章奏请派遣青年军官卞第胜等七人随德国人李劢赴德学习陆军,开近代中国军事留学教育之端。1877年春.幼

5、童出洋肄业局办公大楼竣工,近代中国也由此第一个外交专用建筑,在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留学教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877年4月,严复等30名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随监督李凤苞、日意格分赴英法学习驾驶、制造,是中国正式派遣学生留学欧洲的开始。1877年,近代中国文化怪杰辜鸿铭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1878年,美国耶鲁大学授予容闳法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次获赠国外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878年10月,中国最早留学博士黄宽患项疽剧发,与世长辞,享年49岁。1879年,两江总督沈葆桢奏请续送学生赴英法学习,是早期留欧教育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1879年7月,马建忠获得硕士学位,成

6、为学贯中西的知名人士。1879年,孙中山前往夏威夷檀香山,进入英国教会半学校檀香山埃奥兰尼学校学习,开始接触资产阶级革命思想。1881年6月,奕领衔奏请将留美幼童全数撤回;7月,93名幼童分三批陆续归国,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教育活动中途夭折。1881年12月,李鸿章从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建船政局选取10人赴欧留学,是幼童留美教育夭折后近代中国留学教育持续发展的历史见证。1882年,应驻日公使黎庶昌的奏请,在大清驻日使馆内设东文学堂,开使馆留日教育之先河。1885年5月,金雅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科大学,是中国第一个女大学毕业生。1886年3月,

7、33名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由周懋琦率领赴欧学习海军驾驶、制造及交涉、法律等,是为第三批船政学堂留学生。1887年5月,总理衙门奏准保送出洋人员章程14条,开始派遣傅云龙、程绍祖等官员出洋游历。1888年12月,上海公董局决定派遣二名中法学校学生赴法留学两年。1890年4月,总理衙门走准在出使英、俄、德、美、法五国公使任内,每届随带两名留学生,开始正式派遣使馆留学生。1895年,御史杨深秀上奏提出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靠的是留学生,中华欲游学易成,必从日本始,呼吁留学日本教育的出现。1895年,中国第一所大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建立,创办者盛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