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33451
大小:40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目录……………………………………………………………………………………………………………1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21、1尺寸精度21、2几何形状精度21、3相互位置精度21、4表面粗糙度2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32、1轴类零件的选材32、2轴类零件的切削用量选择3第三章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43、1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43、2轴类零件加工注意事项43、3节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4第四章夹具设计64、1夹具的现状与发展64、2夹具的作用………………………
2、……………………………………………………74、3夹具的分类……………………………………………………………………………74、4定位原理9第五章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115、1主轴的加工工艺分析115、2选择零件材料………………………………………………………………………125、3确定零件加工方法135、4定位基准135、5加工尺寸的切削用量………………………………………………………………145、6定工艺过程…………………………………………………………………………14第六章心轴的编程及加工路径156、1心
3、轴的编程编制156、2心轴的加工路径……………………………………………………………………16结束语18谢词19参考文献2019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1、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1、2、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1、3相互位置精度
4、 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 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 0.005mm。1、4、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2、1轴类零件的选材轴类零件可根据使
5、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19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
6、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
7、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2、2轴类零件的切削用量的选择2、2、1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5mm,半精车余量可选用1.5mm。加工尺寸可由此而定,见该轴加工工艺卡的工序内容。2、2、2车削用量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可根据加工情况由工人确定;一般可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或《切削用量手册》中选取第三章轴类零件加工要求方法3、1轴类零件加工注意事项在学校机械加工实习课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是学生练习车削技能的最基本也
8、最重要的项目,但学生最后完工工件的质量总是很不理想,经过分析主要是学生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不够合理。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