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

ID:14267783

大小:4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7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_第1页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_第2页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_第3页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_第4页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_体制策略尹X,4f.Af#02006.a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体制策略课题组介关键词体制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者课题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上海200032)“十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大规模地推进高校布局结构高整,加快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高校创新取得了新进展:全国重点学科数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建设人才培养学科高地,专利申请总量与增幅全国第一。在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步伐的进程中,上海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要在已有的成绩与基础上,率先建设创新人

2、才培养体系,推进城市的创新发展。为此,课题组在上海市教委领导下,开展调研,剖析创新人才个案,召开留学回归人员座谈会、分管校院长座谈会、各委办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以及在沪两院院士个访。在分析、研究、修改基础上形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本文侧重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解决的体制问题以及建设的途径与对策阐述。一、聚焦体制问题:阻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瓶颈(一)人才培养体系尚未从封闭式走向开放一是学科专业设置结构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学科专业设置处于结构性失调和失控。高校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

3、不能及时依据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势必造成专业重复设置,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类型脱离和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多种需求。2006年全市20所以上高校重复设置的本科专业有五种:英语27个,国际经济与贸易25个,计算机与技术24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2个,金融学21个。二是课堂教学体系与社会教学、实践体系尚未连接课堂教学体系不仅未与校内的课外教学活动体系相连接,而且未与校外社会教学、实践体系连接和开放。2004至2005年度上海高校开设的课程为67891门,其中必修课为带课题组长丁晓东,副组长谢

4、仁业、孙崇文、朱益明,成员罗东海、陆勤、宋璐深、周江林、史雯婷、赵慧、晏开利、贺芳玲、房欲飞、张秋萍、田蔚风、陆震、周景泰、李珍凤、庄莉婷、李战国,执笔谢仁业、宋鹤璨、罗东海、贺芳玲、史雯婷、陆勤。日57568门,选修课为15893门。如以上海后正式去国外读研究生。除了中外合作办学2005年全部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基数,生的一些专业,在校期间的短期出国进修仅限均课程数仅为0.15门;其中必修课为0.13于复旦、上海交大等少数高校的部分学生。门;选修课为0.04门。仅极少数高校达到每(二)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尚未

5、从内部管5个学生拥有1门课程水平。与发达国家高制转向公共治理水平大学生均课程0.4门、每2.5个学生拥一是政府关键管理职能未转变。政府职有1门课程水平相比差距色大。尤其是创新能未从传统的管制转变为公共服务。招生考人才培养所必需的社会教学、实践体系所特试、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收费制度等高校与有的微型课程、学术前沿课程、实验课程、研社会直接相关的关键办学自主权,未下放到究课程等,还未纳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位,致使高校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积极研究生教育也如此。2005年上海高校性受到制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体

6、系建设的在校研究生数为7.87万人,基本上由学校单瓶颈。独培养,其中仅少量的研究生属于高校与科二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体制壁垒尚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培养模式。除医科、工科未打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由于各自价值类和部分专业学位外,全市产学研联合培养趋向、功能分工和利益的不同,使人才培养在研究生的规模还待迅速扩大。体制上形成分割。打破这一体制壁垒,政府三是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体制及法规问题行政管理部门须改革各自垂直管理的体制;尚未根本解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要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虽然取得部分自我融

7、合。上海理工与光机所、东华大学与成功和突破,但在总体上,并未成为系统的组纺研所、中医大与药物所、应用技术学院与香织,处于小型、分散、个体、随机的运行状态。精香料所在产权关系上的成功合并,代表了关键问题是缺乏覆盖全社会的法规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导致实际运作中无法可依,互相推三是政府宏观治理结构尚未由单一主体诱的状况。主要有两方面体制成为瓶颈:转向杜会多元主体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是一个(1)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体制壁垒,形不成合巨大的系统工程。纵向需要从基础教育到终力;(2)产学研主体机构在产权

8、所有、利益分身教育系统,横向需要社会各部门、行业系统配等体制上未实现融合。的广泛参与。核心间题是,必须有学校、教四是大学生国际流动以及游学体系尚未师、学生三大创新主体直接参与政府主导的建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决策,相关主管部门、全市范围尚未建立规范的大学生国际流社会行业、关键的企业集团和事业单位共同动与游学体制。其中接受流动进展迅速,派参与。出游学相对落后。截止2005年底,本市招收(三)高校人才培养尚未从自我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