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ID:14236053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7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_第1页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_第2页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_第3页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_第4页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下的思政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思想政治教育看来,就是要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问题,由此,凸显了新时期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

2、内在关联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否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探讨这一时代课题首先应该着力回答的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一般而言“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决定》中所讲的文化是指广义层面的文化,是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3、方向。”[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丰富性、学理性、系统性,要切切实实将其融入大众的头脑,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当中,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够

4、坚定青年受教育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地投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2•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强大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渠道。所谓的国富民强,不仅仅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硬实力的增强,而更应是以文化发展引领的文化软实力的增强。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做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样“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因而,大力发展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5、学文化素质则成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的不断解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渠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  3•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质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需要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支撑。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6、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也是文化建设的基本维度。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此,我国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其中,就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支撑,努力培育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决定》中也多次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育人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强调文化建设一定要和个体有关系,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人才优势和个体的智力优势。  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我国历

7、史上1986年、1996年和2011年的三个六中全会决议,明确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了我国文化理念,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理念的创新和文化建设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建设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教育困境。  1•人民群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自我教育的欠缺。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视角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普遍欠缺一定的文化自觉,欠缺相应的自我教育。在这里,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

8、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从这个层面来说,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自知之明”是在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的。由于受西方思潮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以及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