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

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

ID:1418638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6

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_第1页
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_第2页
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黄龙镇中心小学方运红什么是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巧妙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本人生活经验观察发现,从而去得出新的概念和法则,以至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叶圣陶说:“凡为教育必期达到不须教。教师职务惟在启发引导,学生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面对时代的要求,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也难怪郭沫若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

2、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大包大揽,应作为指挥者、建议者和启发者与学生共同构建课堂教学。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主动探索,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通过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贯性,新知识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

3、每一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与相关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就给启发提供了可能。因而,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以自己的大脑中检索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拼,通过联想和变迁,形成新的或更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假如学生大脑中的某个部分是空白,亦即不具备相应所需知识经验,必然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这是因为,启发过程,渗透着学生的想象过程,学生的想象的水平是以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与质量为转移的。所以用启发式教学知识时,必须先研究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学习多位数的

4、乘法,其基础是乘数为两位数。因而在复习计算题(1)536×23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推出计算题(2)536×123的算法。启发过程中提问的重点是:用乘法百位上的“1”去乘“6”时,所得的积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已有计算题(1)的基础上,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回答。二、通过课堂演示启发学生借助实物、模型、图示等,组织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探求解答。演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讲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恰当地选择直观性启发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学生刚入一年级后,因为刚从幼儿园毕业,学的都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数学知识。老师和家长都认

5、为加减学生都会,而不知道学生是靠扳手指得出的,随着年级上移和知识的加深,学习数学困难,厌学等问题都出现。如何将知识和算理结合,教师课堂演示的教学内容很重要,如教学6数字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小棒,摆出不同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一根一根地摆,一直摆到6根,明确6,知道6表示什么。在演示过程中,可以练习一些加法,如1+1,2+1,3+1等。再一根一根拿走,一直到0根的演示,可以教数学减法,甚至连减5-1-1,5-1-1-1等。在演示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要求摆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体验数感。演示可以借助课件、投影、事物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既弄清为什么,又让他觉得数学就在他身边。尤其是课件,它的特点是形象生动,音

6、形兼备,动静结合,吸引学生。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演示,可以创设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为教师顺利实施教学提供有效的表达工具。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利用色彩鲜明、适度的动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学顺序应该是:首先复习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特别当加数个数甚多时,学生会自觉麻烦;其次用事实例子来引出新的算法,变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最后归纳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的知识提升。三、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兴趣启发式

7、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比较热烈,但教师必须紧抓教学中心,努力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趣,真正叩开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扉,并给其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切实做到在师生的双向互动、高度融合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用实例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拿出13根小棒。问:(1)能摆成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小棒?(2)能摆成几个五边形?还剩几根小棒?(3)能摆成几个八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