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

ID:14164568

大小:65.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26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_第1页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_第2页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_第3页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_第4页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哲学论文:“有”到“无”时方知“有”“有”到“无”时方知“有”——存在和虚无,西方和东方Beingiswellknownwhenbeingbecomesnonbeing---------BeingandNonbeing,theWestandtheEast[内容提要]存在论的虚无,导致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伦理学的非道德主义、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以及历史哲学的历史无目的、无规则和二元论,导致反科学、反民主。在东方,亚细亚生活的艰辛导致佛道“虚无”的哲学理念,而这在西方的海德格尔是罕见的仅有。海德格尔对虚无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同

2、于西方哲学关于这个论题的讨论。他是在阐发和回答“存在的意义”时阐述他的主导思想“存在者之存在,自身并不‘是’一个存在”的。这可能才是他的“虚无”的真正意义。对虚无的探讨就是对存在的探讨。他和虚无主义毫无关系,相反,他要克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谈到东方的虚无观念。然而这不表示他赞成东方哲学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的虚无一点也不是用虚无和佛教的“空”对抗存在。相反,他的虚无指的是和存在者有关然而却绝不是某种存在者。它就是“无”,但却是决定存在者的存在的“无”34/34,因而它也被称为存在。海德格尔赞成虚无,那也至多表明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清算。但

3、西方形而上学毕竟没有死亡。而且,一旦讲到形而上学,则必定是“有”“在”“是”。“虚无的本体论”是中国学人制造的矛盾的术语。海德格尔批评传统形而上学,恰在于认为它遗忘了存在。海德格尔讲虚无恰恰是要研究存在。[关键词]哲学存在本体形而上学分析哲学语言Ontology本意是关于“是”与“有”的学问。它追寻何者为“是”,何者为“有”,何以是“是”,何以有“有”,归根结底“是什么”,归根结底“有什么”。“有”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判断标准。存在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标准,也是不存在之所以不存在的标准。并非西方哲学家不知道虚无或不存在,并不是他们没有虚无概

4、念,而是西哲以存在为判断的标尺。原始民族或脱离动物不远的民族没有虚无的概念。人类进入一定阶段才有虚无的概念。但是虚无的概念却使成熟的人类更了解存在概念的重要性。西方哲学的主流认为虚无不可致诘,不可言说。中国哲学的本体是虚无。虚无的观念导致中国科学不发达。中国哲学排斥语言,这是其“虚无”的另一种表现。邓晓芒认为,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蔑视语言。有人胡诌什么中国哲学是“超语言”。34/34何方妖孽,竟自称“超语言”?这“超语言”就有些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隐无名”,“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魏晋玄学认为,“言不尽意”。似此,怎么会有科学认识

5、呢?邓晓芒认为,中国哲学的反语言倾向,使中国没有产生科学。在西方哲学中,逻各斯是“语言”的意思,可以引申为规律。逻各斯造成了西方各种-logy,就是各门实证的科学。本文作者认为虚无或者谈论虚无是没有意义的。虚无是存在的遮蔽或匮乏。“无”是“有”的影子。立竿见影,立存在之竿,见虚无之影。在海德格尔那里,虚无是有待克服的消极的东西。哲学的去蔽,去伪存真,就是去掉虚无的遮蔽,去除虚无的摩耶帐幕。存在是个名词,有所指谓,而“非存在”只是不定代词,其指谓不固定,不具有实在性。非存在是从存在中派生而来的,它后于且依附于存在。最近中国学人在炒作中华

6、文化“虚无”的同时,也对数学上的零情有独钟。零,于是变作虚无了。于是他们说虚无是存在的。可是,无论如何,零不代表虚无。零是存在。它不是对一切数目的否定,而乃增值。零表示弃权,不是缺位。投弃权票后,人还要阐明自己的立场。弃权不是缺席或者阙如,不是不存在。零和负数都表示存在。希腊人在文明史上首屈一指,他们在公元前775年把他们的象形文字改造为腓尼基人的拼音字母。采用拼音字母使他们更通文达理,更有能力记载思想。后来希腊人把他们的记数制改为字母记数。从象形文字进到拼音文字肯定是一大进步。克莱34/34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凡四卷,却唯独没有中国

7、数学思想的篇幅,因为中国古人没有字母数字,不善于运算。近来中国学人忽然发现西方有人谈“无”论“非”,就眉飞色舞套近乎,兴致勃勃拉关系。可是,为何我们不可以从西方本体论学点什么呢!这虚无就值得我们骄傲几千年吗!在西方哲学中自古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存在”的概念。这是存亡攸关的问题。有些哲学家说存在问题只是语言学的偶然事件,因为偏巧印欧语言中有“是”这个系动词。但是巴雷特说,这碰巧是西方的荣耀,我们必须遵守。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存在主义的圣经,讨论的恰好是存在,而不是虚无。他不断重复“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要摧毁西方思考“存在”的方

8、式。他要求西方恢复久被遗忘的存在——当然有些压根没有“存在”观念的哲学谈不到“恢复”的问题。东方文明没有产生存在者和存在的分离的哲学。海德格尔总是从西方文明取材。即使在他超越西方文明时,他也是从西方文明取材。当然我们在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