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64386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6
《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机构盈利模式探究论文 在过去的十年中,市场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坐庄”与“跟庄”。前者为所谓主力行为,后者为散户行为。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机构这种盈利模式已经不行了,操作越来越难,必须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到了2001年下半年,每次大盘反弹,对机构而言都是一种折磨。2002年,“为什么原有的盈利模式失效?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成为了所有机构的讨论焦点。 其原因就是“市场的价值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股票是做一个死一个,96年的三面红旗不赴存在。 中国证券市
2、场经历了三波牛市。 第一波:1994年,“价值回归掀盖子”。 当时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1~12倍,其中上海石化倍,外高侨倍,陆家嘴倍,当时的牛市行情属于“价值回归”行情。主力的操作手法很简单,如成商集团,主力就采用了底部通吃,向上快速拉升,向上有阻力、拉不动了怎么办?向上打不动了、不敢打了,找人打,掀盖子,不到一周时间,使得成商集团从快速拉到了。其手法是典型的“掀盖子”手法,不需要“盈利模式”。 第二波:“价值发现”。 第一波牛市行情之后,大部分个股已经回到了合理的价值区,所以“寻找未被挖掘的股票”即“价值发现”被提到了机构的讨论之中。1996年,
3、国泰君安王明夫率先提出“价值发现”到“价格体现”。如四川长虹,94、95、97三年最低价都为左右,而其当时的净资产就是,当然该股当时有很大潜力。这个时候主力的坐庄方式为“靠主力集中力量”坐庄,吃掉整个流通盘的1/3之后,开始向上推,最后直到吃掉2/3的货。这样的主力基本上是分散投资收益低,且时间长,如在美国基本上要做1~2年的长庄。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主力的资金是拆借出来的怎么办?不允许做长庄呀?这个时候就会使得一些庄家与上市公司关系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坐庄拉升的目的。举几个例子:陆家嘴1996年中期业绩,10送5之后,死掉了,之后5年不能翻身,为什么?因为它
4、卖的是地皮,它把未来几年的利润都吃掉了。那你明年卖什么?后年你还有东西卖吗?就这样,把很多股民套在了高位很多年,而投资者还不明白,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当时象这样的上市公司有很多,如爱建股份、上海石化、深科技等等。对于服装业,如果仓库积压大量运动服,没人要。如果你是庄家你会怎么办?主力会想让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到,所以引进外资通通买断,但是把货运到公海后就通通到掉了。第三种方法是想办法送钱。如宁波海运,庄家可以问会计所,送多少钱可以使其税后利润为…… 从第一波到第二波之后,再往后,连“价值有待发现”的股票都越来越少了,由于上市公司的价值机制被掏空,股票自然做一个死
5、一个,这样中国股市就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波:“价值创造”阶段。 1997年之后,主力的作用不仅要“发现价值”,而且还要“创造价值”,就好比是“沙漠”一样,能够有价值的股票越来越少。到了1998年,坐庄泛滥成灾。机构的一句话“资金不产生利润就是亏本”,没有价值的股票,也要创造出价值。而股票的价格的推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内部价值”与“外部资金”。1998年,庄家的成分占了30%,2000年除了大盘股都有庄,而2001年由于监管力度开始加大,对这些庄家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新的“坐庄”模式又会死掉呢?! 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市场资金
6、结构发生了变化”。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坐庄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坐庄的基础条件是:有大量的潜在跟庄资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坐庄,九个人跟庄,只要至少有一个人上当就行了。必须是“机构主力资金占少数,散户资金占多数”才可以顺利坐庄。如在1997年机构主力的资金只占20%,而市场散户的资金占80%,自然很容易坐庄,1997年南方证券的坐庄资金也只不过亿,至少需要1:5的资金比例才能出局,而当时的确需要亿资金的散户,而市场的散户资金比例的确如此,所以坐庄容易。 1999年,国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正因如此,市场发生了资金结构的本质变化,主力资金的比例迅速由20
7、%~30%扩充到50%~60%,等到了2001年后,大批主力坐庄,谁说主力持有的股票不想出局了,成天想出来,但无人接盘。一个字“苦”,一个字“哭”,原有的坐庄模式彻底失败。到后来的个股“长安汽车”,大家都以为是基金所为,其实不然,蔡名才是真正的庄家,而基金是跟风者,如果市场上有100个蔡名的话,市场就会彻底完蛋。 坐庄失败之后,无论是机构、分析师、经济权威人士也好对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的观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要大盘一反弹,就会有很多人提出“大”牛市来了。 2003年中国股市终于迎来了“1311”点。当天晚上,中国股市96年的风云人物陈刚向上海证券报主任打
8、电话,提出要留出一个版面,重点提出“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