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29684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6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上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
2、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其它学科包括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到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的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
4、,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可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
5、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只要教2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6、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致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呆两天”的状况。要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
7、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已深入人心,要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要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