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ID:14111739

大小:5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6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_第3页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_第4页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陈鹏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小学校18782382343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校园暴力的内涵,并从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校园暴力的内容两个方面对其作出了分类,然后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加强德育,加强校园管理和警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校园暴力的一些对策。关键词:中学;校园暴力StudyonSchoolViolenceinMiddleSchoolsAbstract:Firstwedefinetheconnotationofschoolviolenceafterwhichaclassificationofschoolvi

2、olencewillbefinishedfromtheaspectsofitsperpetratorsanditscontent.Afterthat,wewillanalyzethereasonstoschoolviolencefromteenagersthemselves,theirfamiliesaswellasschoolsandthewholesociety.Andfinally,somesuggestionswillbeofferedtohelpsolvetheproblemofschoolviolence,suchasthestrengtheningof

3、moraleducation,campusmanagementaswellasthe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policestation.Keywords:Middleschool;Schoolviolence引言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暴力已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而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暴力呈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环境的构建,这种现象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地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

4、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我们将就校园暴力的内涵,种类,成因和解决对策做简要的探讨。一、校园暴力的内涵校园暴力一直是困扰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一直令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和整个社会为之担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暴力?什么是校园暴力?国内外对于校园暴力概念的界定是否相同呢?(一)关于暴力的本质内涵约翰·伽尔通(Johen·Galtang)在20世纪对暴力有过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如果一个人如此受到影响,以致他的肉体和精神的完成小于他原本的可能,必定是暴力的存在[1]邵守波.中学生的欺负问题及其干预研究[D].2004.4.。拉姆斯特(Ramster)把具有广泛社会意义

5、的暴力概念缩小为“肉体强力的投入”,并把暴力作为“侵犯行为”来描述,如果口头表达以构成侵犯的形式,则亦应包含在内[2]汪琪.高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D].2004.4.。我国《辞海》把暴力定义为:阶级斗争或政治生活中的强制力量;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3]林福森.中学校园暴力研究[D].2004.4.。从我国的刑法规定的特点看,暴力可以分为广义的、狭义的、和最狭义的三种[4]秦万山.烟台市高职院校校园暴力调查分析[D].2006.4.。广义的暴力包括非法实施有形物理力的所有类型。具体的说,暴力行为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是物,也可以是被害者自身。狭义的

6、暴力是指对人身施加有形的物理力,不包括对物体的有形力。最狭义的暴力概念是指对人身施加的物理力,不包括对物体的实施,但暴力的程度应具有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二)国外对校园暴力的界定国外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也并不统一,在美国,较有代表性的界定采用的是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并且对于“暴力”作较为宽泛的理解。例如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将校园暴力定义为“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5]戴宜生译:《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4期.美国学者Henry

7、指出:校园暴力不仅指身体暴力或性暴力,还包括由于强行控制导致的情绪和心理痛苦,种族、性别和阶层歧视导致的人际关系伤害,以及集权引起的冲突。(三)国内对校园暴力的界定综观国内学者对校园暴力所作的界定,可以概括出两种代表性界定模式:以“校园”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实际上有很多研究者在对校园暴力作界定时都综合考虑了“校园”和“师生”这两个关键词,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以“校园”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虽然也考虑侵害人、被害人等因素,但强调界定校园暴力应以学校为中心,具体来说又可分为“校园内暴力说”、“校园内及周边暴力说”和“校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