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ID:1410844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1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2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3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4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习惯于答问,而不是学问,即使有问也不敢轻易提出,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创设问题情境,传授提问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一、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去解决,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教师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一种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氛围,能使他们感知到矛盾、困惑,激

2、发探究的欲望、求知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思考,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了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设计和运用,以提高创设的有效性。一般可有以下的策略:  1.创设“精致性”问题情境,突出问题情境的高效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注意策略和技巧,使学生能深入思考,准确有效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琵琶行(并序)》一文含有四个脉络:故事情节、音乐描写、景物描写、情感描写。似乎哪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入口”进入课文内部。从故事情节入手,可以设计“琵琶女的

3、身世与白居易际遇的比较”;从音乐描写入手,可以设计“琵琶曲如何表现‘平生不得意’?”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更巧妙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呢?  有一位特级教师就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的爆发点,设置了一个问题:“白居易为谁而泣?”从课堂展示来看,这就是一个高效能的问题,因为一是问题的指向明确,可以从情感入手。二是想象空间大,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他人;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境遇。三是包孕性强(问题里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教学实施的效果而言,学生尝试多角度阐释“泪”,认为

4、白居易的泪为琵琶女而流,为江山社稷而流,更为自己的人生而流,由此引导出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教师则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完成由“知”到“悟”的提升。这一问题情境创设成功的原因,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几乎涵盖《琵琶行》所包含的四个脉络,真是一“泣”牵动全篇,一“泣”牵动全课。  2.创设“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形象性  形象是思维的有机材料。如果问题情境形象生动,往往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形象性,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5、,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在教授《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学生对这篇来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非常陌生,学习的兴趣不浓。于是考虑将作品的背景,也就是黑人民权运动的触发点――1955年美国蒙哥马利公交车上的让座事件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学生看了材料义愤填膺,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样都是消费者,为什么黑人非要给白人让座呢?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次看似平常的事情会引起社会极大的震动?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也推动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他们注意到了文中《独立宣言》对民权的允诺,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演讲

6、者对平等的期盼之情。如果没有一种形象的教学呈现方式,学生就不可能有情感体验的认同,更不可能顺利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3.创设知识丰富的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具体性  问题也就是矛盾。如果问题设计的矛盾较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往往也比较多。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创设多种多样的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多样性、丰富性,从而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教授《鸿门宴》这一课,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

7、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试对这两种看法作一些评论。这道题设计得很好。它拓展了学生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他们敢于探异求新的意识。因为根据课文的情节发展以及结局,项羽的性格中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一面是导致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史传文学往往是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项羽的“不杀”毕竟也表现出他率真粗犷、豪爽守信的一面。教师可以借助课后的这道题,引导学生在知识丰富的情境中争辩,学会自主地建构新的知识。“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其实评价无论褒贬,只要在探究中解读

8、课文并言之成理即可。  二、夯实双基,掌握提问技能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习,重视学科融合,这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之一。  1.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比如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掌握实词、虚词的一般用法,不了解句式变化、词类活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不了解一些古代文学、文化知识,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