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8164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论高校旅游专业的“快乐旅游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校旅游专业的“快乐旅游教学” 摘要: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转变,以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快乐旅游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在快乐教学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旅游专业;快乐旅游教学;模式;基本特征;优缺点 “快乐旅游教学”无论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思想还是一种教学改革模式,都是近年来才开始在我国得到尝试性的应用。下面根据多年实践,对“快乐旅游教学”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等作一简要评述。 “快乐旅游教学”的内涵 所谓“快乐旅游教学”,是指从终身旅游和个
2、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知识教育为目标的一种旅游教学思想。其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旅游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面向终身旅游视为旅游教学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旅游教育中主动学习和愉快发展的目的。 教育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类情绪中重要的、积极的、正确的情绪。“快乐”二字是针对情绪而言,而对“快乐旅游教学”内涵的理解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在旅游学习的全过程都是快乐的,或学得很高兴。因为情感上的快乐不仅不排斥需要意志努力支持的勤学苦练,而且还是勤学苦练等各
3、种意志努力得以坚持和发扬的必要条件,即人们常说的“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因此,“快乐旅游教学”中的“快乐”主要是指获得旅游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失败的超越感、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感、自主学习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以及旅游实习的舒适感等多层次的情感体验。“快乐旅游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如果把它理解为“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忽视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本质,那就不是“快乐旅游教学”的真正内涵。曾几何时,“快乐”成为“求学”的代名词,也成了这一时代的主流。但是,现在提起学校,大多数人会想到压抑的空气,严肃的教师和没完没了的学习。
4、我们所处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旅游专业的学生能从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只占很少一部分,因此,旅游专业教学的任务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筛选、整合,使之系统化、组织化。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向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培训转变,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实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师生互动,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讲座,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问题的结论,获取新的知识。鉴于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在快乐地培养
5、素质的基础之上,故称之为“快乐旅游教学”模式。 “快乐旅游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从方法论角度而言,“快乐旅游教学”4是指在旅游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求得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旅游科学的乐趣的一种旅游教学模式。此模式属于交往性学习模式,是一种既不同于以间接经验为对象的“知识学习”,也有别于以实物为对象的“操作学习”的独立的学习类型。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往学习为主要特征。交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与以实物为对象的操作活动及以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精神活动不
6、同,它以人为作用对象,具有自身的活动方式、手段、程序及过程。实际上,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有一些素质主要是在对象性的活动中形成的,如操作技能和能力,而一些典型的社会性素质,如品德、语言能力、社会同情感、社会交往能力、观察理解他人能力、民主平等意识等,则需要在交往中形成,人除了通过学习人类已经积累的文化使自己的发展超出个体经验的局限以外,还可以通过交往实现自身的发展。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将他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吸收到自身发展之中,例如,吸收他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丰富和开放。“快乐旅游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教学关系
7、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张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 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开放因为“互动”不仅能够满足我们作为“社会人”对于爱、归属和控制的需要,更符合人际关系每一发展阶段特性的需要;“互动”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让教学双方在人际活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塑造,更可以避免或有效解决人际冲突;“互动”不仅是一种管理体验的分享,更从中反映了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气指数”。这种模式通过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