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

ID:1407584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_第1页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_第2页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_第3页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_第4页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课”的尝试与思考  自上一轮教学起,我即从每周的课时中抽出一节课来,作为“阅读课”。其间除了因为大大小小的考试而中断过几次外,基本上持续了三年,只在高三时因课时较紧而调整为两周一节。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地要在学生中推广阅读,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当时心里并没有谱,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一个严整的体系和对过程性资料的保留。直到上一届学生毕业之后,我才开始回溯这整个的过程,觉得这件原本并没有太多目的性的事情,其结果或许最为接近语文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比如三年里的阅读随笔,积累起来就已经完成了作文素材整理的工作,而且这个素材库还是个性化的、深入理解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做最后的作文训练,有了底气也多了

2、从容。比如有几个学生在毕业以后要我推荐给他们几本书,因为大学的生活比较空闲,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看书。我并不会因此而想当然地认为高中的阅读课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不过这件事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阅读课的价值,那就是让他们在拥有大量空余时间的时候多了一重选择,哪怕这种余暇要等到高考之后才能到来。曾经的阅读课撒下了种子,这些种子也许会开花也许永远静默,但无论哪一样,都不会有坏处。  鉴于此,我打算系统地整理我的“阅读课”,从这又一轮的教学开始。  从新高一开学至今,又一个学期过去了,阅读课也完整地进行了一个学期。第一堂课,原本打算有一个精心安排的开始,算是“善始”。于是设计了一份讲义,将很多本书

3、中所谈到的阅读经历与感受汇编起来,名曰“读书这件事”,印发给每一个人。这些文段质朴真切又意味隽永,我很喜欢,所以认为学生也会很喜欢。结果,这精心设计的讲义恰恰带来了最沉闷的一堂课,学生们对我强行赠与的“很喜欢”并不买账。阅读是个人的体验,这种体验首先应当是从书本中来,而不是从他人的经验中来。所以对我来说,这失败的第一堂课并非全无价值,至少它提醒了我,如果真的想把这件事做得长远,就不能有强加与速成的念头。就像种子,快与慢,都应当随它自己生长。  最能体现这样的生长的是一个学期的阅读随笔。这是每一周阅读课的作业,形式是摘抄和随笔。摘抄的内容自选,随笔由所摘的文段生发出来,可以是点评、感悟或者

4、联想。这是一份开放的作业,不仅内容因人而异,作业量也没有要求。所以一学期下来,有的作业已是厚厚的一本,有的只有薄薄的几页。并非我刻意要标新立异,只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作业里找到乐趣,而乐趣是无从规定也没法儿要求的。我所能做的是回应,在每一份有自己阅读感悟的作业后面写上回复。如果一个在阅读里体验到些许乐趣的学生,当他试图把这样的乐趣诉诸笔端的时候能听到另一个回应的声音,他会不会有一种被认同的愉悦,而对下一次的作业隐隐地有一点期待?  我想会有的。因为我每一次批阅的时候,同样也带着一点期待,能在一部分的作业里做一回他们私人阅读的旁观者,或者倾听者。上学期刚开始时推荐了一本浅近的小说,叫

5、《隐秘盛开》。这个简单而细腻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一个平时不善表达的女孩在作业里写出了她的感受和思考:  “这部小说里的爱情是简单而纯净的,而现实中的感情让人捉摸不透。我没有体会过潘红霞那样的爱情,现在谈还太早。可是我知道她内心的孤独。在我看来,潘红霞是个孤独的孩子,尽管她爱说爱笑,但当她心里空落的时候,这份孤独就涌出水面,所以她那么珍视竖笛姐姐。竖笛姐姐一走,就像是友情的背叛,她的伤心难受,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老师,你能推荐几部跟这差不多,读起来不难懂的小说吗?蒋韵还有一本与她丈夫合著的小说《人间》,我也找来读了,也不错。  “作文者是不是,简单来说,有自己的思想,

6、并用自己的笔触写下这思想的人?”  这一份作业的批改花了我不少时间。这是收到的第一份回应,真诚阅读之后的回应,有欣喜也有忐忑。我希望这个敏感的小孩能在小说细腻的字句中得到内心的安慰,又不希望她沉迷于此,沉迷于一个文字所营造出的情感幻境。想来想去我写道:  “你提了好几个问题。关于潘红霞的爱情,你是否觉得,她用一生诠释的,是爱的某一种特质,比如纯粹,比如投入。可是有生命力的爱,内涵不应当只有纯粹和投入,还有宽容,这个宽容,更应当是对自己,对自己的人生的。你不觉得潘红霞对自己的人生过于苛求了吗,她并不了解刘思扬,却用这种结合着幻象的爱情尘封了自己的一生。  “关于小说,读完这一本,上一次介绍

7、的《布鲁克林有棵树》,也是一本好懂也好看的书。  “关于写作,你的体悟是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写作者,因为只有他的思想和感受能证明他曾经存在过,而只有他自己的笔,才能留住这些思想和感受。”  第二次的作业交上来,她在我的批语后面写道:  “那么,每个人都是一个写作者,因为他们都经历过。一个好的写作者,是否取决于他的精神领悟,他对于万物的认识,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才充实,有内涵。但对于一些阅历浅的写作者,他们的作品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