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64749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田长青摘要: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弱势群体之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并需加以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关注与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积极采取对策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必要性解决途径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但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在蓬勃发展
2、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成了专家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平与正义目标的达成,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并认真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弱势群体的涵义弱势群体一般是指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给予特殊关爱和照顾的人群共同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
3、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的出现有生理和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两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是与个体的生物性发展相关的,如年幼、年老、残疾、体弱多病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如下岗失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等也会弱化一个人的生存与竞争能力。社会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全方位、多棱角的重新调整与重新分配利益的社会转型时期内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因为自身生理、自然灾难等原因致成的弱势群体,它的形成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而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在
4、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不利境遇的现象密切相关。本文中所论及的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就是指因为经济与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弱势群体主要由三方面的社会成员构成:一是贫困农民;二是下岗失业者;三是进城民工。他们的“弱势”一般表现在:现实生活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意义上说,即是物质经济生活的贫困状况;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表达和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些社会成员的经济、政治、社会机会相对于那些在利益分配与调整过程中的受益者来说,要少得多。必然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些家庭越来越难以支持其子女接
5、受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类教育,由此造成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并正在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5二、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尽管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弱势群体的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是平等的,但这只是“应然”上的平等。而事实上弱势群体子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是不均等的,亦即“实然”上的不平等。这种“实然”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的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导致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农村小学的办学基础以及办学条件相当薄弱与简陋,且每年总有一定数量的农村儿童不能入学;阶层差距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重
6、点学校制度,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潮,择校伴随的是动辄几万元的择校费,全国各省区都规定了择校费的上限,实际上是使择校费有了合法的依据。在高额的择校费以外,还有更为高额的“赞助费”。这样,本来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优质基础教育,成了少数富有者通过金钱可以买到的特权,而弱势群体之子女只能被拒之门外。(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比较明显,其中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最为突出,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一般有三种:一是完全辍学;二是在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但借读费较高,且存在着不公平待遇;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这是大多数民
7、工子女的选择,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地方存在的以钱择校的教育体制导致的教育机会分配不公现象也直接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三)学校教学过程的不平等。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种表现:一是教师安排坐位不公,弱势群体之子女往往被安排在教室的后排或角落里;二是学生课堂发言机会不公,弱势群体之子女很少甚至没有发言的机会;三是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不公,一些弱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