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

ID:14040506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_第1页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_第2页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_第3页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_第4页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  [摘要]影子银行体系是国际金融领域新兴的概念,是促发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推手,因此成为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各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更加深入认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从生成原因、运行机制、融资渠道、风险及杠杆率方面,将中国和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金融监管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中美差异性;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99-03  [作者简介]潘静(1982-),女,河北衡水人,博士,研究方向:经济法、金融法

2、。  [基金项目]西南财经大学课题“影子银行的监管边界与路径选择研究”。一、引言  2010年7月,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名为《影子银行》的报告,将“影子银行”界定为:从事期限、信用和流动性转换,但不能获得中央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担保或是公共部门提供信贷担保的金融中介。[1]中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诸多差异,如生成原因、运行模式、融资渠道、风险和杠杆率等方面各具特点,本文将以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为参照,从以上四方面对比研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  二、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生成原因比较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监管当局盲目乐观。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影子银行体系已经在金融系统中迅

3、速蔓延,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已超过传统银行体系。[2]金融业人士对于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一直抱以乐观的态度,甚至在危机爆发前夕,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职员、市场参与者和学者都认为货币市场基金(MMF)对金融稳定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3]一面是美国金融业对影子银行宽松、乐观的市场环境,另一面是《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8%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为了绕过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的限制,降低经营成本,在金融领域研发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促使商业银行跻身于影子银行,加快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4]促成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扩张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监管缺位。金融危机前,监管当局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过于

4、宽松,如影子银行的证券化不但未受到资本准备金的要求,而且通过打包的资产其信用评级比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还高,证券化产品打包出售后还可以转移信用风险。在多重原因的诱使下,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迅速扩张。  与危机前美国的金融宽松政策相异,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是宏观金融政策紧缩的结果。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落后以及制度障碍,由于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而“倒逼出来”的,影子银行体系解决的主要是传统的信贷问题;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则是金融创新发展的产物,虽然也有进行监管套利的动机,但不是主要因素。如金融衍生品的形成主要起因是分散风险,既在时间跨度上分散风险,也在产品结构上

5、分散风险,还在参与主体之间分散风险。而中国则不然,商业银行依然具有垄断地位或至少是主导地位,信贷渠道有限,政府干预存在,“正常的资本需求(符合市场正常发展)可能需要非正常的方式才能够得到满足,而非正常的资金需求(政府主导的信贷,可能并不符合市场发展)却可能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得到满足。”资金供需矛盾催生了各类借道理财和所谓“创新”的“影子银行”活动,以及种种监管套利的行为。[5]这才是中国式影子银行产生的基础,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虽然具有不透明性,未被监管触及,高杠杆性,表外性,信用创造或信贷膨胀效应等广义影子银行的一般特点,[6]但中国影子

6、银行的成因和背景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形成,虽有提高资金流动性之目的,但更多可能是因为金融市场本身发展不完善,甚至是畸形发展,导致资金流动渠道僵化,市场实质存在脱节情况,资金冗余与资金需求之间受限于传统渠道,不能有效互惠。即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完善、封闭不开放的特点才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国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则更多是为了将风险细化分割,以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结构满足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比较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以证券化为核心,整个影子银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影子银行体系通过证券化连接起完整的信用链条,影子银行体系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在众

7、多专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重新分配商业银行体系三大功能的系统”。[7]系统中的每一个影子银行部门都发挥着某一个银行中介的功能,这种由众多影子银行组成的“链式”(daisy-chain)信用中介系统的发展不仅是各类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的结果,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体系的演进以及对风险管理、规模经济以及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此外,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影子银行体系也是全球化的。一方面,以德国的州银行(Landesbanks)为代表的许多欧洲国家的商业银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