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35343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思考 【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要改变“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教学实效等问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主体;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对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
2、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和精确阐述,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新课改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真正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穿新鞋走老路” 实施新课改以来,大多教师开始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
3、考、议论、练习,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过于依赖课本,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简单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流于形式,缺乏很好的情境设置,把“对话”变成了单一的“问答”,导致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二)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和手段而忽视教学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突出新课改的新特点,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运用多媒
4、体教学才叫新课改。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中情境设置、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虽声色并茂,但教师更多地充当了放映员,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重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整堂课上下来,学生多是看看热闹,收效甚微,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三)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但有些教师误以为是要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学,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有些学校规定
5、一节课中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这样就导致学生自我学习流于形式,不知道学什么,当然也提不出实质性的问题。老师不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具体该给学生指导什么,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应该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地位。 二、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的对策思考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要从传统教学型角色向复合型、技能
6、型、多能型的教师角色转换。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与参与的状况来调节课堂教学,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技能。 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
7、”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得越少、甚至不讲,就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下功夫,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方面的信息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我以“小李的就业烦恼”为题,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小李为什么要就业?二是小李为什么难以就业?三
8、是小李面对自己遭遇到的劳动纠纷应该如何来维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参与到学生讨论中,适当加以引导并作出点评,使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很容易就掌握了相关知识。 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但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学生特点等明确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教学方式,创新哪些教学形式,从而实现传授知识、提高觉悟和全面育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