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23952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高三物理复习与sts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物理复习与STS的渗透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朱琦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物理学与STS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随着高考科目的内容的改革和调整,高考中出现了许多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新颖问题,STS知识方面的试题已是国家命题组开发出来的成功题型之一,其特点可概括为:1、科技信息新;2、知识结构广;3、社会效用强;4、.能力考查活;5、解题方法巧;6、难度系数中;7、分数分配稳。这对考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考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的
2、迁移能力。因此,在高三物理复习中,在坚持不懈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注意渗透STS的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渗透STS教育呢?一、注意物理知识同生活的联系平时物理学的教学,常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在物理教学及有关训练中,往往给出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和场景,把物理问题理想化,模型化。但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却往往不同,它常不明显地给出简化或理想化的物理情景,需要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的对象及物理的图景,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而这样的能力在以往的高考复习中是不被重视的。那
3、么,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如何渗透到高三的复习中呢?比如:在复习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时,可举以下事例:设某同学体重为50kg,要如图所示那样,使两脚踮起来,若AE=2AR,一侧的腓肠肌至少要用多大的力?该题介绍的是双脚踮起来的物理过程,若把整个脚看作是一个杠杆,其实质为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的物理模型。人重G=mg=500N,人体重由两只脚分担,故每只脚中心R处受力mg=F,∴F=125N。在复习动能定理时可以列举事例:某消防队员从平台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重心又下降了0。5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
4、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为自身重力的多少倍。此题介绍的是消防队员下落着地的物理过程,在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着地后,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此时重心又下降0.5m,故整个过程可看作小球从空中下落最后落入沙里的物理模型,利用动量定理可估算出:N=5mg。在复习气体性质时可以列举这样的事例: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务必排净输液管中的空气,否则空气泡进入血管后会随着血液向前流动,当流到口径较细的血管时,空气泡就通不过去,便出现"栓塞"现象,阻止了血液的流动,从而发生危险。若不小心,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体积为0.1cm3,温度为27°C的气泡,打入横截面积为
5、1mm的静脉后,产生的"栓塞"长为多少?(设静脉血压为80133.332Pa,人体的温度为37°C)空气泡可当作理想气体,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当然从喷雾器、高压锅、测肺活量的装置、气压式保温瓶、热气球等等中都可抽象出理想气体的模型,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在复习电磁学时可以列举这样的事例:在家用的电热灭蚊器的电热部分的电路中,串联有一个PTC元件,它是一个热敏电阻器,其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它具有温控功能。对于PTC元件在电热灭蚊器中的作用,以下进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B)通电后
6、其功率先减小,后增大(C)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不变(D)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t2的某一值不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根据元件PTC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考虑电热灭蚊器工作电压U是不变的,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则它的功率是先变大,然后变小。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t2之间不变,这时候处于稳定状态。如果温度升高,电阻率变大,功率减小,那么温度就会降下来;如果温度降低,电阻率变小,功率增加,那么温度就会升上去。又比如:在全自动洗衣机中,排水阀是由
7、程序控制其动作的。当洗衣机进行排水和脱水工序时电磁铁的线圈通电,使电磁铁的铁芯2动作,牵引排水阀的活塞,排除污水。牵引电磁铁的结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若某时刻输入控制电流时,a为正,b为负,则铁芯2中A端为N极,B段为S极②若某时刻输入控制电流时,a为正,b为负,则铁芯2中A端为S极,B端为N极③若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不能吸入线圈中④若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能吸入线圈中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此题为通电螺线管激发的磁场使铁芯磁化的物理模型,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可以求解。当然在复习电学时还可以列举热水器、摩托车转向灯电路、电饭锅、
8、微波炉、收音机、电冰箱、电烙铁等等问题,利用电学规律求解。 总之,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做有心人,就一定能渗透。一、注重物理知识同生产技术、科学发展的联系在注重同生活联系的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