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18814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5
《《神奇的丝瓜》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抓关键句和关键字来感受丝瓜的神奇; 2、启发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预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在展示中交流学习的成果,在反馈中对学习目标进行检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 第一环节:出示预习目标展开预习 一、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我对丝瓜“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2、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3、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4、文中几次提到作者“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 5、从丝瓜的生长过程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四、搜集季羡林的资料,加深对季老的了解。五、课堂延伸: 1、抓住“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能和“丝瓜对话,想象会说些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有神奇之处的植物? (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文本,并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或问题。这些想法或问题由各组组
3、长汇集在一起,共同讨论,解决不了的在展示反馈课上集体探讨。充分调动每一个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环节:展示反馈一、设置情境朗读课题:《神奇的丝瓜》 读过课题后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呢?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丝瓜能吃吗?丝瓜有药用价值吗?丝瓜有何神奇之处?多媒体:看一个短片,简要了解丝瓜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板书课题二、生字词展示 老师随机抽取各组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根据默写情况评价各组表现 多媒体显示生字词:读一读:líbātū yí 篱笆凸出 怡然词语解释: 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 百思不得其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
4、理解。 杞人忧天:传说齐国有个人怕天会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的忧虑。 随机抽取词语让同学们造句三、朗读展示,走进文本 老师配乐范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和丝瓜的生长图片) 提示: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充满好奇,惊讶,喜悦) 各组派代表展示朗读 班级评论员重点点评四、自主探究深入文本 (一)、品读丝瓜的“神奇” 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丝瓜的神奇?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展示本组预习的成果,其他人给予补充。 老师归纳:作者通过写丝瓜籽、丝瓜秧、丝瓜的“瓜”的神奇来体现丝瓜的神奇。重点描写了丝瓜的“瓜”的神奇,这种神奇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多媒体
5、展示: 第一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第二处::“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重读:弯了、把躯体、放在。丝瓜的主动性,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智慧。)第三处:“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一个台子上。”(原来是怎样生长的?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平着身子躺在那儿一般是指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的?)品读感悟:读出丝瓜的神奇,读出作者的惊讶。以上配有制作的丝瓜插图精彩展示:你还了解哪些有神奇之处的动植物呢?小组派代表展示老师补充: 1、瓶子草是一类著名的食虫植物,为多年生草
6、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沼泽地、潮湿的田野或湖滨,属被动捕捉型食虫植物.瓶子草的这些瓶状叶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2、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电树,如果人们从树旁经过,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的枝条,便会被电打得很难受。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树具有发电和蓄电的本领。3、大象的鼻子非常灵敏,如果需要,它能拾起一根缝衣针…….(二)、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丝瓜成长记》:“我是一粒小小的丝瓜籽被主人随意点在了房前的空地上…….”(以充满童真童趣的讲述形式,调动起学生再创作课文的积极性)五、课堂总结 丝瓜的生长过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作者的眼中丝瓜是有思想的,面对
7、丝瓜神奇的生长过程,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秘神奇的丝瓜背后作者的心情变化。作业:把文中你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抄一抄,品一品。 预习目标没完成的继续预习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一、回顾旧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了丝瓜的神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力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门疯狂的长;能让悬垂的瓜平神躺下。面对丝瓜生长过程中神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