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06774
大小:5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807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一部分第五章第2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2010·淄博质检)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下图完成1~3题。1.图中复种指数的排列顺序,主要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地带性B.从沿海向内陆地带性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解析:一般而言,复种指数越高,其光照热量越充足,纬度越低。我国大致由南到北复种指数降低,主要是纬度分异影响的。答案:A2.福建省复种指数偏低的原因
2、是( )A.纬度较高B.地处内陆C.工业发达D.海拔较高解析:福建省复种指数偏低,意味着其比同纬度地区的热量少,福建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较高,导致热量相对偏少。答案:D3.山东与江西相比,其农产品构成主要是( )A.山东——春小麦、玉米 江西——水稻、油菜B.山东——冬小麦、玉米 江西——水稻、油菜C.山东——青稞、玉米 江西——水稻、甜菜D.山东——冬小麦、青稞 江西——水稻、甜菜解析:我国春小麦与冬小麦的分界线大致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为冬小麦,以北为春小麦,因此排除A;同时,青稞主要在我国青藏高原种植,甜菜主要分
3、布在我国北方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因此排除C、D;而油菜则在我国长江流域分布集中,因此选择B。答案:B (2009·江苏高考)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4~5题。4.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解析:根据题意,“滴水叶尖”现象常年出现的地区应
4、是常年多雨区,选项中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最易出现该现象。答案:D5.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解析:我国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滴水叶尖”现象在此出现较为普遍。答案:B (2010·温州联考)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戏《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在内蒙古包头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据此完成6~7题。6.从内蒙古包头到新疆阿克苏沿线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
5、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7.内蒙古包头所在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从内蒙古到新疆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包头为温带草原带。答案:6.B 7.C 下面图1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2为图1所示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读图回答8~11题。8.图1中甲地与乙地的植物群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地带性分异规律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教学资源集散地。可
6、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B.从沿海向内陆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解析:图中甲、乙两地水平距离较近,且海拔相同,纬度、经度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都不明显;甲、乙两地主要表现为阳坡和阴坡的不同,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D9.图2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解析:图中各要素均有相互指向的箭头,说明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
7、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A10.从工程量与工程难度考虑,图1中L1、L2、L3、L4四条公路选线较合理的是( )A.L1B.L2C.L3D.L4解析:四条公路的相对高度都超过40米,但L3经过的地方为山谷,工程量与工程难度相对较小。答案:C11.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解析: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候对土壤的形成及特征的影响。答案:C 下面是理
8、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自然带⑦为苔原带C.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教学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