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82751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新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新探 1952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代写论文《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为幼儿师范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教师以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1]。为了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教师,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中指出,高师教育系需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1]。由此可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创办之初的目的是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随着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以及儿童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儿童健康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各学科研究的深化,特别是“关键期”理论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对学前儿童潜能的开发和学前教育
2、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只能照顾儿童和看管儿童的看护者,学前教育领域需要有具备较高文化修养、具有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开发学前儿童潜能的高素质教师。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办学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迄今为止,一些重点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还设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招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及美术教育、数学教育和品德教育等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困境 1.毕业生就业困难 近年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出现
3、了就业困难,毕业生大量改行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自认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去幼儿园工作似乎是“大材小用”,因此不愿意去幼儿园就业。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许多学生受到了高等教育,接受了几年的专业训练,但不能将自己所学用于本专业,而为了生存却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摸爬滚打,这不能不说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2.学生难以适应幼儿园工作 在招生方式上,学前教育专业放宽了招生限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报考本专业,无需专业测试和面试。正是招生方式上的问题,使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该专业领域,在接受一系列教育之后,很多人依然难以胜任幼儿园的工作。 3.招生困
4、难 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难以胜任实际工作的情况下,这种负面效应显得非常明显,许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已不能完成每年的招生计划,有的甚至停止了招生。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重构 1.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学生观念的转变3 早期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有三级培养目标,即(1)培养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教师;(2)培养幼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3)培养幼教科研人员。程少波等人的研究认为[3],应该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早期的三级目标改为四级目标,即一级目标: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二级目标:培养幼师幼儿教育学科教师;三级目标:培养幼教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四级目标:培养幼
5、教科研人员。这种分级的目标定位更适合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要求,也实现了学前教育师资由“教书型”向“科研、管理兼容型”的转变。傅淳的研究认为[5],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5]。这种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各高师院校来说,各校的教学基础和学术积累是不同的,因此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在不同的院校有所区分。办学多年的院校可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二级以上,而近年来兴办本专业的一些院校可注重培养实践型的教师,这
6、样的层级区分可以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 在调整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观念的转变。以往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前教育的师资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就足够了,所以很多本科的学生没有人愿意去幼儿园任教。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在师范教育模式由原来的三级向二级转变的发展态势下,小学教育的师资逐渐要实现本科化,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事实上,在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学前教育师资已实现了本科化,甚至有许多硕士、博士到幼儿园去工作。正是有了他们来自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才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另外,从教育方法来看,由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
7、要教育者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学前儿童各种喜欢的活动中去,让他们去感受、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潜力,要求教育者既能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又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从这些要求看,原有的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幼儿教师,是很难胜任新世纪学前教育领域的这一重要任务的,培养学前教育师资自然就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新世纪,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要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必须重视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唯有如此,这一专业才会实现供需协调和持续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