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龙” 教育还是“成虫”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龙”教育还是“成虫”教育笔者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深感严重。如果说我们花这么大的力气办教育是为了孩子着想,为国家的未来着想,那么我们必须认真地去了解、分析一下教育的现状,如果教育确实出现了问题,我们能忍心使这种局面继续维持下去吗?多年来,我目睹了一代代的“花朵”,大多是无所收获而凋谢了,作为教育最前沿的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实在不忍他们重蹈覆辙,唯有拿起笔来呼吁:请救救孩子!基础教育的弊端 1、现行基础教育的内容,根本是为了培养专家学者,而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是“成龙”教育,而不是“成虫
2、”教育,而大多数人是注定要“成虫”的。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现在提出素质教育总算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谓素质,它应该既包括审美和艺术的文化素质,又包括意志和毅力的心理素质;既包括理论素养又包括实践能力;既有做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还应有做一个特长人的个性素养;等等。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现行的教育内容,就不难发现我们培养的范围太狭窄了。它不仅把教育的内容设定在文化的小圈里,更重要的是把文化圈割在诸如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几门小小的课程里。 为了更好地
3、实施素质教育,全面的实用的教材设定应该体现两点原则:一是广,二是精。这就需要两套教材,第一套是泛指常识性的教育,第二套是针对个人特长,应当专而精。对于常识性课题不应做太高要求,及格就可以了;而对个人特长必须从小发现从小培养。 一个人不可能这也行那也行,走上社会毕竟只需要一两种技能就可以了。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上大学才重视,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受了基础教育就要走上社会。所以基础知识教育是究竟为升学服务培养专家,还是为做老百姓服务,即是“成龙教育”还是“成虫教育”,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大问题。 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内容由于是为升学、
4、培养专家而设定的,促使教材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专业化,从而也就使基础教育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需要,这种恶性循环早已使我们的教材变成了教条。 比如语文。由于过于提倡语法分析和文词夸张,要么对文章肢体分解,要么牵强附会,流于形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实用。其实,在社会上,一个会说话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最近报上不是说著名作家王蒙做语文高考标准试卷,最高只得了60分。这正好说明了打乒乓球的世界冠军,看不懂大学教授写打乒乓球的教材这样浅显的道理。
5、再比如数学。初等数学内容还比较实用,一到中学,数学就远离生活和生产而走上科研之路。试想,除了科研与专业技术人员之外,我们的正负数概念、方程概念、函数概念、几何概念,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商人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5 再比如英语。虽然它是搞科研、外交的基础,但它有必要向全国人民实行普及教育吗?现在的问题是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究竟与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两样?关键是我们花费了太多的代价去学,走上社会后又有多大作用,这难道不是浪费吗?如果让中国人都懂得英语,那还何须国语教育呢?众所周知的现实是我们一边普及英
6、语教育,一边在电脑软件的开发上却要尽量汉化,难道这不是绝妙的讽刺? 再比如其它课。如物理的热胀冷缩,力的反作用,杠杆原理,电的绝缘材料,这些知识应当给人们以常识教育。但力的数量、方向,电的流量、强度,磁的力量、方向,这些内容显然不应当让普及教育的学生全部掌握。总之,现代科学文化、人文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在常识性和了解性,而不应专业化和科研化。当然,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地培养他们升入高一级学府,而对于现在不愿学习的后进生,我们应发掘他们的特长来培养他们。 要知道大多数人必定要成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社会不
7、仅需要一部分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者;而社会更需要普通的大批的高素质的工人和农民。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是“成虫”教育,如果有的“虫子”要变成“龙”,我们的高等教育在等着他。基础教育应该转变方向,面向普通民众,而不是面向专家,面向升学。这一点应当从转变教学内容开始,科学地、全面地、发展地设置教学课程,使基础教育由“成龙”教育走向“成虫”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方式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按照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提高,必然是经过认识到实践,再经过实践到认识的一个螺旋过程。而对照一下我们
8、现行的教育体制,我们缺乏的是实践课,比如人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不是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让学生多去说话,多举办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动手。其实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眼耳的参与,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理论的光彩动人之处,也才能更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