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

ID:13970892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_第1页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_第2页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_第3页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_第4页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柔弱处世 莫逞刚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柔弱处世莫逞刚强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臆解】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很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世间万物诸如花草树木无不如此,活着的时候显得柔弱,死了就变得干枯没有韧性。所以说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有生命力的一类。所以,用兵过于逞强,好战乐杀,必致天下共怨,最终自会失败;树木长得高大,则众目聚集,人皆欲伐之以为用,其生命必不长久。世间万物一旦强大到了极点,势必走下坡路,趋向于灭亡;而显现出柔弱状态的事物,则有发展潜力,有向上的趋势。

2、  【评说】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从生发到终结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任谁都无法摆脱。然而,世人多半看不透,有人梦想通过修炼而长生不老,有人想着世世代代都能荣华富贵,秦始皇就想子孙万代为帝王。因为看不透,所以有人就甘愿抛弃自然的世俗幸福,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人执着于名利而不知节制,到头来为名所累,为利所害。如果人们不过分地执着于生命的久长,不执着于外物,生活将会是何等的幸福啊。本章从自然中最简单的生命现象说起,阐明他一贯的主张:守柔处弱,不逞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说理的特点,由事而入理,善于比类,直观而不隐晦,所以解读老子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与社会现象入手,从人性与自

3、然规律出发,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生活是怎么回事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苏辙在《商论》中说:“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勇果之政……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未也,乃可以有所立。”他是一个真懂老子的人。关于“木强则共”一句中的“共”字,或作“折”,或作“兵”。《淮南子?原道训》便是这样表述的:“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弊。”尽管这三个字的意思不相同,但不影响老子所要表达的观点。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4、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臆解】  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不就像人们弯弓射箭一样么?弦拉得高了就压下来一点,低了就抬上去一点;太过用力,弦拉满了,就稍微放松一点,力量不够,没有拉到位,就再加点力把它拉开。上天的自然法则,总是削减有余而补益不足;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是损贫以奉富,夺弱以益强。谁能做到以富益贫,以强助弱?只有那些懂得天道法则的人可以做到。所以圣人顺道而施为,并不恃望得到什么回报,成就了功业却不居功,这大概就是不想显示自己的贤德,敬畏天地以损有余吧。  【评说】  老子总是善于把自

5、然现象与人生世相进行比较,从而主张人类应效法自然。然而,自古至今,社会财富总是逐渐往少数人身上集中,这似乎是一个铁律,无论如何进行人为的干预,均贫富的社会现状总是维持不了多久,贫富悬殊则是一种社会常态。历史上,与老子同时代的范蠡可谓其思想的实践者,虽然他并不曾师承老子。助越王勾践复国,却不再为官,而飘然于江湖,可谓“功成而不处”;善于经营而富甲一方,却能散尽千金,“有余以奉天下”。他还遗书于挚友文仲:“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劝其退隐,可文仲舍不下自己打下的江山,最终被勾践赐剑自刎而亡。范蠡的平安与文仲的自刎,恰好从正反两面实证了老子的主张。前几年,美国五十位富豪决定各自捐出

6、过半的财产于社会慈善事业,虽然他们不一定读过老子,但其行为亦可谓深得老子思想之精要。拿他们的行为来比照中国新贵族阶层的所作所为,我们可想而知,两国之间国民素质的差距。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中国要想赶超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臆解】  天下万物,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然而水能摧毁一切坚固的堡垒,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胜过它。恐怕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水的吧。弱胜强,柔胜刚,这道理天下人没有谁不明白

7、,但没有人能依此道而行事。所以古圣人有言: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社稷之主;能够承担国家的一切灾祸,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这些话说的都是正理,听上去却像是反话。  【评说】  何谓“受国之垢”?《论语?尧曰》里的这句话或可以作为注解:“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庄子?天下》则解释说:“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刘向《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衣,冠白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