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 [论文摘要]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和极易被复制的特点,有害信息在网上滋生蔓延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传统媒介。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矛盾多发期,且缺乏网络舆论引导的专门人才和技术手段,网络舆论极易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舆论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摸清当下大学生受校园网络影响的程
2、度,进一步明确校园网络舆情的分类,并针对网络舆情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应对措施,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我们特别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式分类抽样调查的方法,主要围绕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基本状况、网络舆情的特性及规律性认识、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等不同维度的14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是社会上一定范围的公众在一定时期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集中表现出这一特定群体的思想活动及情绪,是群体意见、要求等的综合反映。网络的出现为网民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网民根据
3、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在网络上自主发表看法。当越来越多的网民对同一事件或现象发表不同看法,各种意见在“公共空间”内彼此较量、修正、融合,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舆情类型——网络舆情。因此,网络舆情是指一定范围的公众,在一定时间对互联网上传播的热点事件或焦点问题表达出意见和言论的状态,对于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倾向性。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它与学生利益相关联,一般形成于与校园有关的网站以及学生关注的论坛,受众面集中,网络主体又较一般公众
4、更为社会所关注,所以其影响面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如果引导不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学校和社会上的突发或偶发事件;第二,国内外当下发生的热点问题或事件;第三,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或事件。总之,大到国际、国内新闻,小到吃饭睡觉,都会引起学生在网络上的热烈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进而对学生、学校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3 高校网络舆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内容多元且分散。大学生对与学校相关的热点事件关注度很高,而这些内容大多与校园生活有关,与师生权益相连,具有涵盖面广
5、泛的特点,学生的关注焦点又会随时发生改变,所以很难捕捉到下一个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点,这给预防工作带来困难。二是主体集中又广泛。虽然校园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但真正制造舆情的主体主要是校园网上的活跃学生以及一些事件的当事者或知情人等。因为某一事件引起他们的兴趣或触及他们的利益,所以在网络上予以公布,达到宣泄情绪、扩大影响、引起关注等目的。信息公布后,又会吸引大量知情或不知情的学生参与讨论,随之形成了带有一定倾向性、影响力的言论或情绪。三是形成迅捷且突发。网络是目前大学生交流思想、发泄情绪、交友联络的重要方式和渠道,网络的匿名性和便
6、捷性,为大学生参与社会话题讨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一旦议题敏感,大学生就会跟风顶贴,在短期内形成具有倾向性、影响力的舆论,使得原本简单的事情转变成群体性的意见或情绪,形成突发性事件,导致学校在预防或控制上难以掌控。一言以蔽之,高校网络舆情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主体是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在校大学生;客体既有社会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也有在校大学生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特定知识层次的群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渠道非常广泛,涉及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各种网络工具。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发现,有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但是其中只有37.1%的学生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表示信任。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潜在危险性非常严峻,迫切需要开展有关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一直存在很多难点,如:网络舆情信息的来源过于广泛,难以实时监控;网络舆情信息量大、随意性强,难以进行有效的识别;对特定的高校舆情监控分析需求,难以找到突破点等。从根本上讲,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网
8、络舆情管理主体模糊。目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中,管理学生的主要单位是学生工作部门,网络管理部门主要是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管理学生言论等安全保卫问题的部门是学校保卫和宣传部门,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每一部门都在管,实际上每一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