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36615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的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又呈现出新的独特个性,所以单纯的显性德育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隐性德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文章试从教师主体、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来探讨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以期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德育途径 [作者简介]刘芳(1981-),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5
2、6-02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以潜在的、较为隐蔽甚至是无意识的形式,或者通过其生活的特定环境,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发自内心地、自愿地接受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一种间接的、暗含的教育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隐性德育具有潜在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等特征,这些特点为高职院校的管理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能够相互弥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实施隐性德育的必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高
3、职院校数从1997年的432所增加到2005年的1091所,在校高职学生数从1997年的117万增加到2012年的1000万人。大批应用型人才不仅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且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大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高职院校的德育问题就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高职院校在满足市场需要数量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质量的把关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单纯地把学校比作加工厂,那么它所培养的学生就是一个个小的零部件。这一个个零部件在外形上都是一致的,即所培养的学生技术上都能达标,但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呢?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
4、容忽视的事实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容乐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近年来网络文化的兴起,学生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被一些负面的东西影响着,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另外,校园环境内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如着装不整、勾肩搭背、随地吐痰、脏话连篇等;学生们诚信意识弱化,如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毕业生毁约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旷课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校园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落到实处才是高职院校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显性德育的教育方法已显得力不从心,隐性德育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新时期高职院校实施隐性德育也具有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5、几个方面: 1.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特色的需要。首先,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适应社会职业岗位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呈现自己的特色――职业性。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然而,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过于关注对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这一软实力的教育。 其次,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另一特色。高职教育要培养生产一线工作人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较多时间进行实习实训。而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较分散,加之没有理论上的考试,这就让学生在思想上
6、有所放松。同时,分散实习让学生处于不同的环境,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受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接受到的思想也有优有劣。除此之外,学生分散实习不利于实习指导管理,这也是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漏洞的一个原因。 2.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个性特征的需要。首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上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强等特点。除此之外,家庭环境的优越和享有过多来自家庭方面的爱使他们很自信,并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这些性格使他们厌烦直截了当的教育说教方式。隐性德育恰好避免了这一点,它通过含而不露的教育方式不仅消除了学生们的逆反心理,而且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近年来高校生源逐渐减少,
7、成绩优异的学生被重点院校录取,以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学生虽然思维灵活,但其综合素质较其他高校学生有所差距,这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困难,而这些学生更乐于接受隐性德育的教育方法。 最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几乎是与网络文化一同生长起来的,他们接触网络较早,善于运用网络获取新知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新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对网络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