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87277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教育 [摘要]文章从更新观念,将隐性课程全面纳入整个教育过程;积极探索,建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的科学课程体系;搭建平台,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优化环境,共同创建和谐校园;涵养根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苦练内功,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教育 [作者简介]张垂明(1971-),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语文教育。(河南焦作454150)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4-3985(2013)20-0119-02 隐性课程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正规课程之外,学校通过物质、文化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干预和影响的一种非正式的课程,它和显性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学校课程。当前国际竞争的加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全面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人格心理、过硬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成为现实需求,在这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的不可替代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然而我国现今的
3、高职领域,隐性课程教育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许多高职院校或受教育课时的局限,或受经济财力的影响,或受教育观念的制约,普遍存在重视正规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忽视隐性课程教育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道德意志、人格心理、人文素养等内在品质重视不够。单纯地从技术到技能的培训,使得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相对于本科生的一些优势,因为其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潜在心理品质上的欠缺而冲淡、弱化,最终影响了他们就业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隐性课程教育。 一、更新观念,将隐性课程全面纳入整个教育过程 隐性课程研究表明,隐性
4、课程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处处留心皆有学问;对于教育者来说,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是教育。学习的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隐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从教学到管理,从课内到课外,从校风班风到学风教风,从校园现实环境到文化舆论、人际关系,无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习惯、道德、态度、行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无不构成隐性课程的方方面面。学习是学生必须依靠自己才能进行的事情,其知识、技能、智力和创新素质虽然主要靠教师和课堂教学等显性课程来完成,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能力、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扮演
5、更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作为间接学习的一部分主要靠隐性课程来完成。隐性课程教育不仅不会弱化显性课程教育,反而会因为隐性课程教育重点培养的学生学习态度、意志、品格、习惯、方法的介入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启迪、渗透,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隐性课程应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着意构建、精心设计。 同时,教育的长效性、人才培养的艰巨性和隐性课程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存在方式隐蔽、效果难以量化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隐性课程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隐性课程教育绝不是学校单个部
6、门、某一学科、个别教师所能完成,而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整体规划。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职业素养、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统筹协调,不断加强,将隐性课程教育作为全面教育、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二、积极探索,建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的科学课程体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区别、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互动互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隐性课程教育。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持久性、深刻性、
7、全面性,大力强化两类课程的整体育人效果,已成为共识。高职院校必须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逐步建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1.从教学和管理层面,在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隐性课程教育。修订教学计划,精简优化显性课程教育,提高隐性课程教育课时,确保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适当的比例,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自我成长的空间;积极探索把隐性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确保其教育效果;完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二者平行独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作用,通过课内
8、与课外、教学与管理、教书与环境等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进一步优化主辅修制,使高职学生充分接受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学科的系统熏陶,培养文理兼通、理论和技术统揽的全面复合型人才,增强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加强教材建设,挖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