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

ID:1392327

大小:40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1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_第1页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_第2页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_第3页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_第4页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驾驶员驾驶疲劳分析及预防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流产业的日渐发达,客货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疲劳驾驶现象有增无减,引发了大量交通事故,造成十分惨重的损失。2007年,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341起,共造成193人死亡,44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43.35万元。因机动车驾驶员超速行驶发生事故46起,造成29人死亡,6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3.5%、15%和14.5%;因机动车驾驶员疲劳驾驶发生事故47起,造成18人死亡,67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3.8%、9.3%和15.2%。上述数据说明疲劳驾驶是影响交通安全的的“无形杀手”。下

2、面的一起交通事故更让你直面疲劳驾驶的影响:2006年3月25日,我省高速公路发生一起因追尾造成12人死亡、41人受伤、两车受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有关情况介绍如下:3月24日13时,**驾驶闽CY9367号金龙牌大型客车(核载53人,实载53人)从重庆市万州区返回福建泉州,途经万州、利川、恩施,并于当晚21时进餐后,将车交另一驾驶员**才驾驶。3月25日6时23分,当事人陈东才驾驶该车行驶至高速公路235M900M处时,与前方正在同向行驶的由陈世贵驾驶的鄂F16291号东风牌大货车在慢车道内尾随相撞,造成当场死亡4人、8人在送医院途中和在医院抢救无效死

3、亡,41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两车严重受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这起事故主观上是肇事人陈东才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疲劳驾驶(连续驾车近9个小时),未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所致。由此引发的在执法领域内,如何应对疲劳驾驶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难以回避、需要直面的问题。一、驾驶疲劳分析(1)、疲劳驾驶的概念什么是疲劳驾驶呢?专家认为:“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每天驾驶车辆超过8个小时,从事公路运输的驾驶人一次连续驾驶车辆超过3个小时,或者从事其他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或者睡眠不足,以致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

4、面上的交通情况。”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7项对疲劳驾驶是这样界定的:连续驾车四小时休息不足20分钟的。而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休息不足呈疲惫状态下开始驾本文来自文秘驶,是否是疲劳驾驶呢?如:驾车人因娱乐耽搁了休息时间,晚上只休息了三个小时,并于早上6时30分起床,然后开车发生事故,因未连续开车四小时以上发生事故,该驾车人是否属疲劳驾驶?一般来说,驾驶疲劳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失调,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反应迟钝、动作呆板,使驾驶员身体机能下降的现象。因此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疲劳驾驶不仅应用驾驶状态衡量,还应用驾驶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去

5、衡量。(2)、疲劳驾驶的成因分析当然产生疲劳驾驶既有驾驶员主观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和驾驶条件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开放以后,个体运输车辆大量出现,国营、集体运输企业的车辆也先后实行了单车承包,运输市场基本上是自主营运。这样以来,基本上无人来约束驾驶员在劳逸结合、确保安全驾驶的情况下营运。为了多挣钱,尽快收回成本,他们往往不顾疲劳、不顾安全,抱着侥幸心理日夜兼程多拉快跑,这是产生疲劳驾驶的社会体制原因。 2、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自已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

6、后果估计不足,这是产生疲劳驾驶的主观思想原因。3、车辆驾驶工作是一项既消耗体力又消耗脑力的工作。一方面,在风沙、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坡徒弯急、路窄坑多的道路条件下驾驶车辆,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引起疲劳驾驶;另一方面,驾驶员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连续驾车行驶,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中午、深夜时分驾驶,很难抵挡住强烈的睡意,这是产生疲劳驾驶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4、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或质量差,身患慢性疾病或年龄偏大,并且精神长时间高度集中。驾驶时大脑连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往往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7、一丝都不敢走神,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头昏脑涨,反应不灵。另一方面是身体的相对静止性。驾驶员开车时,上身基本不动,手脚动作单一,身体长时间的相对静止,缺乏调节,精神又高度紧张,很容易引起脑部疲劳,造成反应迟钝。都容易引起在驾驶中的体力不济和反应迟钝现象,这是产生疲劳驾驶的生理原因。(3)图说据表分析1、持续驾驶时间人类从事任何一类持续太长时间的活动都会感觉操作水平下降,长途驾驶更会使驾驶员感觉身心疲倦操控能力减退。加拿大学者Nilsson和Nelson做的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结果显示:随驾驶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被试者停止测试,三小时后几乎所有的被试者都退

8、出实验。样本自我评测疲劳程度分值在驾驶开始阶段没有明显变化,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线性上升,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