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

ID:1387894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_第1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_第2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_第3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_第4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汉英翻译  【摘要】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高度理解和阐释隐喻,将隐喻提升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汉英语言中许多词汇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是汉英语言中的普遍语言现象,汉英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因而在隐喻使用上也有较大差异。为通过翻译有效地传递隐喻中的文化信息,人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汉英语中隐喻的重合方面,还应注重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翻译应以认知为取向,以语用等效为原则,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以使源语中的隐喻形象得到准

2、确完整的再现与传达。  【关键词】隐喻;认知;汉英翻译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隐喻的含义被不断地扩展,并与人类思维和认知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家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解释隐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莱考夫和约翰逊,他们在其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里正式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对人类认识世界产生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因而对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也起着十

3、分重要的作用。莱考夫将隐喻视为人们思考、行动和表达思想的系统方式,即隐喻概念。本文基于隐喻作为修辞手法和认知方式的理论,重点从认知的视角分析隐喻的汉英互译过程。  三、汉英隐喻的认知异同  隐喻认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但各民族通过各自的隐喻认知认识客观世界时却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我们不仅要重视汉英两种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共性,更要注重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先看其共性,如汉英民族都把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作为始源域,把身体各部位以各种方式投射到不熟悉的外部事物中,即目标域,这就是人体隐喻认知。汉英语言中存

4、在大量与人体部位相关的隐喻表达,例如,汉语中有“洞口”,英语中有“mouthofacave”;汉语中有“政府首脑”,英语中有“headofgovernment”等。  再看其个性,如汉英民族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别,对“东风”和“西风”隐喻的认知理解截然不同。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春夏季节从海洋吹向大陆的东风或东南风能带来充沛的雨水,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因此,中国人自古偏爱东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万事俱备,

5、只欠东风”之说。相反,英国地处亚欧大陆的西部,西面濒临大西洋,每年从大西洋吹来的西风会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朝气。因此,在英国人心目中,西风象征春天、希望,它总能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可见,地域不同,汉英民族的隐喻认知特点也不同。  四、隐喻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1、隐喻的翻译原则  汉英民族之间的认知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障碍,使得隐喻翻译成为各种翻译活动中最棘手的问题。隐喻翻译的关键在于意象的保留。纽马克总结了隐喻翻译的七种描述性原则,按使用

6、频率它们依次为:⑴将源语的喻体译为目的语中相同的喻体;⑵将源语的喻体译为目的语中合适的喻体;⑶将源语的隐喻译为目的语中的明喻;⑷将源语的隐喻译为目的语中的明喻,并解释其实际含义;⑸舍弃源语的喻体,译出隐喻的实际含义;⑹省略不译;⑺将源语的喻体译为目的语中相同的喻体,并解释其含义。  2、隐喻的翻译策略  异化法  汉英民族都存在以此物隐喻彼物,将某一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上的隐喻思维方式,这时两种文化就具有同样的形象和联想意义。这种相同的隐喻表达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已觉察不到其中隐喻义的存在。因此,这类

7、隐喻结构翻译起来就轻松自如。如:thelightofknowledge(知识之光);Thegreenplantisakindoffoodfactory.(绿色植物是一种食物工厂)等。隐喻翻译的理想状态是在目的语中还原其本来面目,既能使读者产生隐喻的联想意义,又能留住它的文化意象。如果两种文化的认知方式相同,源语与目的语编码就会表现为统一的形式,此种情况下适宜采用异化法。如①Hisargumenthasholesinit.译为:他的论点漏洞百出。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译成:Whenthesnipeandt

8、heclamgrapple,it’sthefishermanwhostandstobenefit.例子源语中的隐喻与目的语中隐喻体现了英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相同认识,因此两种隐喻形象的意义和编码形式表现一致。  归化法  在翻译实践中,隐喻翻译并不总是表现出认知方式与编码形式的统一关系,当两种文化对同一事物存在同一概念隐喻,但隐喻的方式不同时,就出现了两种认知方式的冲突。此种情况下,源语和目的语在编码形式上就会产生矛盾,我们不能把源语中的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