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6999
大小:5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1
《《感受地球的运动》教学感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感受地球的运动》教学感受——晋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授课感受临猗二中胡光伟摘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继第一节“认识地球面貌”之后编排的,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每一年学过后,学生总还是不能清晰的认识,造成这些现象是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也受教学设计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的。我们知道地球绕地轴自传和绕日公转是同时进行、不可分割的,所以教材把课文分为地球的自传和地球公转两个标题,这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但是将这节课作为公开课,的确有一定的挑战性。讲的简单,可能学生不懂,简单较深,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把握一个度是很重要的,采用一定的方法是很必要的。关键词:地球的自传、公转fla
2、sh动画手势困惑一、教学流程设计:(一)新课导入:用图片创设情景,引出新课。(明媚的白天阳光灿烂,漆黑的夜晚月明星稀;春天的绿、夏天的美、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雪白)设计意图: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获得知识的迫切性。(二)新课教学1、(1)地球的自传播放flash动画课件:地球自转学生观察: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着什么在转?(地轴)地球沿哪个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西向东)播放课件并提出问题,从北极和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总结: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北逆南顺)。(手势理解法)记忆方法:手势法四指握拳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中间指缝:赤道上面
3、指缝:北回归线下面指缝:南回归线食指握拳眼:北极点小指握拳眼:南极点大拇指指向:北极星拳头保持:倾斜方向如图设计意图:形象记忆理解地球的自传,并为理解地球公转做铺垫。 (2)地球运动的周期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1天(约24小时)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引导他们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演示地球自转过程。(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①定义:地球不停的围绕地轴的旋转。②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③自转周期:24小时(大约一天)④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和时差⑤意义:地球的自转在地球表面
4、出现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5)地球自转小测:a、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b、地球自转的方向:。c、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d、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的自转使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现差异。2、地球的公转展示公转flash动画图片问题:1.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2.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轨道3.地球公转的周期4.地球公转时总保持的状态记忆方法:手势法右手握拳表示地球的自转状态,特别是倾斜的66.5度,自己的头部表示太阳。1.手势放在眼前,表示春分2右手握拳放在头部的左侧,表示夏至。3.右手握拳放在头部的后面,表示秋分。4.右手握拳放在头部的右侧,表示冬至
5、。(2)太阳直射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先通过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完成“太阳直射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从而使学生明确地球公转随太阳直射的变化规律,接着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这部分内容可采用提问及自由发言,老师适时补充归纳的形式来完成教学。(3)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情况(4)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①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④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五带的划分利用五带图片展示,让学生清楚五带划分的依据及划分的类型。a找出五带,名称是什么?观察我国大部分陆地位
6、于五带中的哪一带?b五带划分的界限是什么?歌诀: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记忆方法:手势法保持地球自转时的握拳姿势不变,各个指缝表示不变。1.中指、无名指是热带2.食指、小指分别表示北温带和南温带.3.食指以上的窝地、小指小指一下窝地表示北极和南极地球公转课堂小测:学生完成表格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季节南半球季节月份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六、教学困惑本内容在地理学科中学习难度较大,如何把握学生学习的度和老师教的度是我在该节教学中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几次的执教,我归纳了以下几个注意点:1、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还相当有限,
7、对宇宙的理解很局限,因而必须尽量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进行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球自传和公转的运动过程。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地轴总指向北极星,特别是地球公转时,地球绕太阳在转圈,北极星是不是也在转圈?学生不理解宇宙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的概念,多数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回答,都是让学生上网自学,作为课外兴趣理解来处理。2.以启发式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3.在课堂教学过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