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

ID:13843136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_第1页
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_第2页
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_第3页
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湿热灭菌的灭菌原理与几个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湿热灭菌的原理和D值、Z、F0、SAL的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形导致其死亡。这种变形首先是分子中的氢键分裂,当氢键断裂时,蛋白质及核酸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丧失了原有功能。蛋白质及核酸的这种变形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若氢键破裂的数量未达到微生物死亡的临界值,则其分子很可能恢复到它原有的形式,微生物就没有被杀死。为有效地使蛋白质变形,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就需要水蒸气有足够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这对灭菌效果十分重要。高温饱和水蒸气可迅速使蛋白质变形,在规定操作条件下,蛋白质

2、发生变形的过程即微生物死亡的过程,是可预见和重复的。据科学实验证明微生物的灭活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formula:LgN0-lgNt=kt/2.303N0:为灭菌初始时的微生物数量;Nt:为灭菌时间为t时的残存微生物数,K为灭菌常数,;t为灭菌时间。1、D值定义:当在温度T时,90%的微生物被杀灭的时间:Lg100-lg10=kt/2.303;t=2.303/k=D,称为微生物的D值。是与微生物的种类,环境,灭菌温度有关系的指标。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注射用水中的D121=3;在氨基酸中D12

3、1=0.8;在葡萄糖D121=2.1。D值与溶液的活度系数有关。1、Z值定义:如在某种微生物在温度T1时对应D1T2时对应D2;设(T2-T1)/(lgD1-lgD2)=Z;当lgD1-lgD2=1时,Z值=T2-T1含义为在T2,T1二个不同温度下杀灭相同数量的微生物,所用的时间的差10倍时,需要增加的灭菌温度值称Z值,因此Z值是体现微生物对温度的敏感性的指标。2、F0值:  F0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下,Z为10℃时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也

4、就是说,不管温度如何变化,t分钟内的灭菌效果相当于在121℃下灭菌F0分钟的效果。在湿热灭菌时,参比温度定为121℃,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指示菌,该菌在121℃时,Z值为10℃。显然,即把各温度下灭菌效果都转化成121℃下灭菌的等效值。因此称F0为标准灭菌时间(min)。F0目前仅应用于热压灭菌。温度T时相对应的F0计算公式为:F0=ΔtƩ10(T-121)/101、灭菌率L在某一定度下,1分钟的灭菌时间相当于的F0值定议为灭菌率L。温度L12111200.794119.30.6961190.603

5、1180.5281170.4101160.3161150.2511100.0791050.0251000.0085、无菌保证水平SAL:定义SAL=(F0-D121*lgN0)/D121,GMP无菌保证水平应大于等于6,除与F0有关外,还与产品生物负荷有关,微生物D值有关。如产品中初始微生物含量为N0=100cfu/瓶,D121=1,则F0应≧8。SAL(8-1*2)/1≧6。说明: 热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份,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

6、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