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设计)

ID:13799277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博兴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编写人:赵红审核人:领导审核:日期:2014、12课题《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释义,学会归类;2、把握两山水美文的内容要点,品味作者情感;4、于比3、于比较阅读中更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备注:教学重难点把握两山水美文的内容要点,品味作者情感,探寻规律。教学过程预设:引进“整合”概念,打乱课本顺序,按照相同文体或是相同内容等将课文重新整合。将文言文的复习分为三大块,一是基础的东西学生放手学生课前自主复习,二是课堂进行质疑和较深入的挖掘归类,三是课后能够及时巩固提升。一、导入复习:孔子在《论语》中教导我们

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今天让我们走进两篇短文,重心走进这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比较题目异同,并能把这种与比较中思考的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去。二、检查学生自主复习情况:1、发试卷纸进行当堂检测。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子并释义:(1)窥谷忘反  (2)蝉则千转不穷   2)古今异义词:晓雾将歇(歇古义:今义:)  夕日欲颓(颓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以为妙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自非亭午夜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并自为其名()4)找出活用的字词并释义:3猛浪若奔()任意东西()横

3、柯上蔽()互相轩邈()皆生寒树()2、学生质疑,教师就学生学习情形有所侧重进行讲析。3、背诵默写,发纸条,同桌互查,提醒经常出错的字。三、重新走进文本:1、教师设计《与朱元思书》的部分理解默写题目: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②由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我们可想到《小石潭记》中的一句;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则与《三峡》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③文中以动写静,表现山的动态美的句子是。④文中作者触景生情而感慨的句子是:。2、学生观察思考:问题主干中其实设计了课文的好多知识点,你能发现哪些知识点?(引导学生重在写景的手法、角度和所抒发的感情感情方面赏析,反复挖掘重点句子

4、。)3、学生以此为例尝试从《答谢中书书》中自己设计题目,并请同学作答,借以自己归类复习。4、答题过程中熟悉课文要点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地归结出写景抒情类文章在内容理解方面需把握的三个要点。纵观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归结:写景抒情类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写了什么景?二、用什么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写景?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学生利用图表进行归类。(也可以放在课外整理)试从以下几方面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篇目文体内容表达感情表现手法《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3四、拓展提升能力:师:其实不仅仅这两篇文章,在我们学过的好多写景散文中

5、,借景抒情,总是写景文章常见的手法。像《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等等。我们会考则常见这一类文章的对比阅读,或是和课外文章的对比,考察我们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熟于心还当践于行”,我们来共同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看看大家的阅读迁移能力。(投影)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清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天机,聪明)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①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②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③天机清妙:性情

6、高远。天机,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④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⑤无忽:不可疏忽错过。多读几遍,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注释,能否思忖出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流露出的情感?五、为免偏颇,积极引导翻开我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好多文人都有“归隐”情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吧:“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在他的归隐宣言书中,明明白白地告诉后人。是“世与我而相违”让他决定归隐。于是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便成了后世仕途不得志的文人羡慕的榜样,陶渊明也就成了古代隐士的典范。那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归隐呢?倘若

7、人生旅途中你遭遇了坎坷,你会怎样对待?六、布置作业做“拓展提升”部分对比阅读题。教后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