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6761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以“中国梦”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中国梦”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当今时代,想要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根本驱动力就是如何挖掘中国梦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国梦”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本文从科学把握“中国梦”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及以“中国梦”为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中国梦的内涵及其特征 习近平在2013年3月17日的讲话中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作了简要阐述。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
2、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1]笔者认为“中国梦”有以下特征。首先,从“含义之说”来看,“中国梦”有‘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价值特征’以“中国梦”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当今时代,想要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根本驱动力就是如何挖掘中国梦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国梦”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本文从科学把握“中国梦”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及以“中国梦”为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中国梦的内涵及其特征 习近平在2013年3月17日的讲话中对“中国梦”的深刻内
3、涵作了简要阐述。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1]笔者认为“中国梦”有以下特征。首先,从“含义之说”来看,“中国梦”有‘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价值特征’四大特征。[2]其次,从“数字之说”来看,“中国梦”时间长、范围广、层次深。然后,从“综合之说”来看,“中国梦”具有未来性、目标性、丰富性、主题性、民族性、开放性、人民性、激励性。[3]最后,从“未来之说”来说,”中国梦”具有富强、
4、民主、文明、和谐、统一、和平等特性。 2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与“中国梦”的联系 2.1高校大学生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首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模糊,如入党、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以及学生干部竞选等现象,使其大学生的行为变得比较功利、理想以及目标不明确、政治立场不坚定等。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当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比较薄弱,意志力比较单薄,不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挫折。部分当代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纠结的恋爱关系、烦闷的就业选择等情况,逐渐出现内心失衡的现象,对生命重要性的认知呈现出一种个人本位主义的倾向。最后,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5、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影响,逐渐注重虚拟世界中的快乐,从而缺乏现实的安全感,甚至在网络上会出现一些道德败坏的网络语言,导致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想法逐渐卑劣。2.2“中国梦”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掌握了高科技方面的技术,是国家正缺乏的技术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承担者之一。在二零一四年二月份的时候,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就指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任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4]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中国梦”的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结合
6、,以“中国梦”为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3以“中国梦”为载体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在高校中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中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这样不仅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有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力、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凝聚当代大学生之间的精神动力。3.1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中:首先,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将中国梦带入课堂教学,主力宣传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加强社会价值观教育引导,不断开展圆梦教育的渠道,引导大学生共圆“中国梦”;以党课团课为
7、辅助培训,加强受教育者中国梦理论的学习培训。其次,要把“中国梦”融入大学校园社团文化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梦教育。再次,要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加深广大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中国梦”教育。例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下乡活动和走进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国梦”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