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4244
大小:1.2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1-11
《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孙智昌2013年11月29日课桌椅http://www.swkezhuoyi.com/wenku1一、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二、学校的办学目标三、学校的教育理念四、学校的培养目标五、学校的课程目标六、学校的课程结构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八、高质量学校课程的标准一、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一)什么是学校课程所谓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育人目标统领下的学校各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它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职志。其目标是:1、课程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2、人才成长
2、路径从单一走向多元;3、课程建设从单纯关注课程资源走向更广泛的教育资源;(二)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1、三级课程政策将学校推向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2、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1)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现代课程观;(2)整体谋划学校课程发展的顶层设计能力(教育家型的校长);(3)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4)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5)引领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取决于课程改革的实践水平,是一个从经验应对到自觉自主和能动创造的过程,即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是自觉
3、自主地做出来的。3、北京市的学校课程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1)校本课程建设;(2)地方课程建设;义务教育课程教材(3)学校课程的建设的政策:2008年,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整体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引导学校形成办学特色”;2009年7月,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课程管理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意见》;(4)富有创意的一系列项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自主排课学校;特色实验学校;翱翔计划;遨游计划;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高中实验班;开放实验室;大
4、学先修课程等。二、学校的办学目标1、办学目标的形成学校办学目标是校长审视学校历史、现状和对现代教育理解的基础上所谋划的学校未来发展愿景。如北京四中:建世界一流学校——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在世界享有良好声誉的高质量、有特色、第一流的完全中学;浙江镇海中学:从优秀走向卓越,宁波领先、浙江一流、国内著名、国际有名的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总体情况是,条件较差学校的目标是从一般走向名校;而办学条件好,历史积淀深厚的学校则是从地区名校走向全国、世界,成为卓越学校。2、在办学目标与学校课程建设之间存在的问题(1)混淆了办学目标与培养目
5、标,如四川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培养全才,造就英才。(2)为数不少的学校直接从办学目标推导出学校课程,跨度过大。因为这里还缺乏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的培养目标,更缺乏对学生、社会和知识的分析,所以还根本谈不上课程设置。如果直接从办学目标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即为了尽快成为名校,将不切实际地开设高、精、尖的课程,或直接模仿名校的课程,造成课程建设脱离学校实际。对学校课程建设直接发挥作用的第一个要素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三、学校的教育理念1、教育理念是学校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应然的价值追求,知识经验能否进入学校课程,
6、以及学校为什么要设置有关的课程,都要经过学校的教育理念来筛选,所以泰勒将它作为课程建设的第一道“筛子”。2、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明晰化。如北师大附中的“全人格教育理念”,依据林砺儒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人格,必须含有动物的、人类的、公民的、职业的四种资格”,具有全面性、兴趣性、生息性、实践性。清华附小的“为生命奠基”教育理念——打造“健康、阳光、乐学”的附小人。3、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在教育理念的认识和表述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只提出了教育理念,但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几乎不进行论证。如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
7、理念,或者要建设幸福课程体系,但是为什么这样提,既不讲理论依据,也不讲现实依据,同时也没有说明幸福教育课程的内涵。这样一来,所谓幸福,在学校课程的建设上只是一个标签。二是不能区分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或者直接将教育理念当作培养目标。如有的学校将“追求幸福指数,成就高品位人生”即作为教育理念,又当作培养目标等。四、学校的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又是整个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的直接依据,是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2、培养目标必须是全面的和相对具体的。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
8、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