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

ID:13728726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_第1页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_第2页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_第3页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_第4页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  论文关键词:嘉绒藏区 习惯法 司法制度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现存的司法制度的主要表现,从社会背景、民族伦理观念、宗教影响、法律价值取向等角度分析了习惯法保留或变迁的原因,并总结了嘉绒藏区习惯法中司法制度的法理特征。  四川西部的嘉绒地区,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区,历史上曾是“嘉绒十八土司”领地,现在主要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农区。嘉绒藏区长期流传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习惯法,并延续到现在。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拟对嘉绒藏区习惯法

2、中的司法制度进行总结和分析。  嘉绒藏区解放前习惯法律制度中的司法权主要由土司及下属头人来行使,因此有学者断言:“嘉绒藏区所谓法律,就是土司、头人的处断。”[1]习惯法发展变迁到现代社会,司法主体发生了改变,司法权主要由代表民间权威的个人、组织和代表宗教权威的神明力量来行使。嘉绒习惯法的司法制度主要包括调处、神明裁判、神罚三方面内容。  一、调处  追求和谐是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重要表现之一。基于同样的相对封闭农耕生产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家庭与社会区的一体化,使我国多数民族的行为规范,都旨在维

3、护集体利益,维护既定社会秩序的和谐。这种最根本的法律价值取向和西方契约法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主义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习惯法总体上是身份法、是社会群体法,它对人的行为规范的多,义务多、禁忌多、罚则多,而权利少。必要时还会牺牲个人的合法权益来维护整个社会(或某特定社区)的稳定状态。和谐的法律价值取向在嘉绒藏区习惯法中主要表现在对无讼的支持。“无讼倡导的是有义务而无权利,有家而无个人,有干涉而无自由,有差别而无平等,重让而非争”。[2]人们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如果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会被认为不是好事情。解放前“有时

4、候百姓发生口角纠纷,土司、守备受理后,先向双方罚款,理由是‘好人不做,却吵嘴’”[3]。  其他诉讼,成本也很高昂,在整个审理过程中都要“送礼”,比如向裁判的神职人员送礼,村民会议对追回失物的提成,总之嘉绒藏区的诉讼当事人即要蒙受经济损失(一般不论其是否胜诉),又要承担“争强好胜”、“不做好人”的舆论谴责。在一个提倡时刻牢记神佛教诲的民族看来,“做好人”并非难事,安守本份、宽厚容忍才是人的本德。而发生纠纷或吵嘴,进而非要通过诉讼(包括习惯法上的正式诉讼和国家法的正式诉讼),不论是否真的是为了弥补个人正当权益

5、所受到的损害,只要破坏(或可能破坏)原有的安宁和谐的社区生活秩序,就不会得到鼓励和赞扬。  “无讼”是一种法文化的价值取向,但无讼并不等于无矛盾。中国传统的消除矛盾经验是:将矛盾通过一种中庸的、平和的方式来化解。“化解化解,化了才能解”。因此民间有了发达的调解制度。“调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争端,更重要的是为维护亲友乡邻之间的感情纽带,维护和睦无争、上下有序,礼仪井然的宗法社会秩序。调处息讼的原则、地位、秩序,习惯法都没有明确规定,但它无疑是合法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司法制度”。[4]5  调处是一种包含人

6、情理念的矛盾化解方式。调处的方式往往是劝说,运用当事人对社会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利益观念的共同理解,促使双方互相达成谅解或妥协。调处的地点,往往就在家里或宗教场所,一般不采取审问、讯问、判决等方式,回避了法庭、警察、监狱等代表强制力的事物,可拉近双方当事人心理上的距离,减小矛盾对人际关系的冲击。  调处既然作为社会秩序重建的重要手段,那么社会成员对调处者的权威和能力寄予了相当的信任和期望。调处者不但是习惯法的执行者,还是习惯法的教化者;调处者与被调处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统治关系;对习惯法的操作实践过程也不是一项

7、政治活动。但正是调处者调处纠纷时所依据和解释的习惯法规则中的正义性和他们自身身份的特定性,使他们完全符合执法者公正无私的素质要求。一般小的纠纷可由家长、老人或宗教人士调处,而比较重大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纠纷则由代表公众权威的组织来解决。  嘉绒藏区代表公众权威的组织是村民会议,它是嘉绒藏区各地村民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而非依国家选举法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对村里一切重大事务都有管理权,包括主持念大经、春耕秋收仪式、赛马会、红白喜丧、对外协商谈判、维修寺庙、公益劳动和运用习惯法解决民、刑事纠纷。可以说,村

8、民议会所管理的大小事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对内它是民族传统文化规则的传播者、教化者,社区内成员行为的规范者、监督者和调节者;对外,又是整个社区形象的代言人。村民会议的社会功能已经超出了相对独立的相关国家职能部门,比如法庭、治安室,从整体上代表村民的意志来对社会全方位的秩序进行维护。  村民会议由特定成员组成,具有民主、权威、公开的性质。  (一)民主性:土司制度已消亡数十年,国家的宗教改革也取消了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