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2779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曹刿论战》专题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下)《曹刿论战》专题练习2008-12-14一、课内阅读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
2、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又何间焉②公将鼓之③遂逐齐师④望其旗靡⑤小惠未徧⑥神弗福也⑦牺牲玉帛⑧彼竭我盈2、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然胡不见我于王D.登轼而望之/争而不得4、下列词
3、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C.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忠之属也不可谓忠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译文: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7、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
4、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曹刿:鲁庄公:二、课内外阅读(一)5[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
5、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弗敢专也()(2)公令疏军而去之()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可以一战何以使人B.得原而失信登轼而望之C.其乡人曰门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粮闻寡人之耳者3、翻译句子。(2分)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夫信
6、,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4、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和鲁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乙文写的是。(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这一句。(二)(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7、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人: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