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1887
大小:96.55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1-11
《固定资产核算岗工作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固定资产核算岗工作流程 (一)固定资产 1.购进审核付款→督促报账→审核发票和固定资产调拨单→查询已付款情况→编制凭证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预付账款→传主管岗核 注:①款项付出应严格遵守《资金付出管理办法》。 ②根据合同及付款情况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办理报账手续。 ③购进固定后须凭发票、验收单办理固定资产调拨手续,具体为生产用固定资产由生产部负责,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由行政事务部负责。 ④固定资产入账时,记账凭证摘要栏须注明固定资产名称、型号及使用部门。 ⑤固定资产在各车间、部门之间调拨应进行账务处理,以便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
2、理和准确提取折旧。 2.提取折旧 根据固定资产明细账查询上月新增或减少固定资产→对应固定资产原值及公司使用的折旧政策计算增减变动的累计折旧→编制折旧计算表→编制记账凭证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累计折旧 贷:累计折旧——相关明细科目→传主管岗复核 注:①年初根据固定资产明细表计算各部门、各类资产每月应提折旧金额,每月根据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编制折旧计算表。 ②固定资产折旧采取按个别资产进行计算,分部门、分类别汇总提取。 ③月度提取累计折旧金额发生变动时应将提取折旧的依据应传递一份给各车间核算员,由车间核
3、算员对应固定资产清单核实固定资产的存在及折旧提取的准确性。 ④年末根据固定资产明细表计算全年折旧,冲回由于净值低于全年应提折旧的个别资产多提折旧,并确定下一年度提取折旧的基数。 3.固定资产清理 (1)盘点。 年中、年末组织行政事务部、生产部相关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整理固定资产明细表→出具盘点报告 注:针对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应及时上报,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2)清理报废。 定期组织行政事务部及生产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督促处置已报废及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核实报废或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原值、已使用年限及
4、折旧提取情况→审核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告→编制记账凭证 ①注销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54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②收到清理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③支出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④结转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余额) 贷:营业外收入 或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余额)→传主管岗复核 (二)在建工程 1.GMP部门日常费用 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
5、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 注:①核算属于GMP项目,但不能明确到具体项目的费用。 ②为便于费用统计分析记账凭证摘要栏须注明费用名称。 ③非工资性费用支出须取得税务局监制的发票或收据,填写规范,大小写一致,无涂改痕迹,增值税票须严格遵守填写规范。 ④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⑤费用审核依据《2001年费用控制办法》、《差旅费开支范围及标准》、《通讯费管理办法》等,其要点有:计划额度内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部长审批
6、;计划外费用须有总经理批示的报告;市内交通费、通讯费须经总经办登记;招聘费用须有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差旅费须附审批后的行程安排表,招待费须附经审批的招待费用明细表。 ⑥支取现金的凭证编制完毕,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记账凭证,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 ⑦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由管理费用岗开具还款收据。 2.在建工程核算 (1)工程立项。 凡工程项目确定→向相关部门索取核准后的立项报告及工程预算→设立明细科目 (2)工程招标。 阅读招标文件→开具投标保证金收据并制证→参与议标、评标、定标→参与合同条款
7、的订立→保留合同复印件 ①收到投标保证金时: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投标保证金54 ②退还时: 借:其他应付款——投标保证金 在建工程相关科目〈红字〉(收中标单位投标保证金) 贷:库存现金 (3)支付工程款。 ①审核月度资金计划。 每月28日核查工程合同及在建工程款项付出情况→审核GMP等部门报出的工程项目资金月度计划→汇总资金计划→报财务部长审批 ②款项付出及报账。 ⅰ.根据月度资金计划核查付款项目→审核工程合同、进度款收据或发票等→审核“付款审批单”审批手续是否完备→登记资金计划→出纳岗付款
8、ⅱ.签收出纳岗传来的“付款审批单”及银行付款凭证等→编制记账凭证 ⅲ.收到工程项目中购置单个设备的全额发票→编制记账凭证 注:①付出款项时须凭收据或发票,账务处理具体依据《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