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5402
大小:348.5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10
《ABS技术分析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ABS技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ABS技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是一项很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装置,一辆汽车的ABS是否起作用及作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汽车的安全性,特别是制动安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防抱死系统(ABS)就是为满足人们这种对汽车安全性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开发出的汽车电子产品,它是一种在汽车制动时能够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的装置。该系统能够有效的
2、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对汽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己成为目前中高档汽车的标准配置[12]。当汽车在紧急制动时,汽车ABS可防止汽车车轮抱死,保证车辆在制动时的侧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同时还可在大多数路面条件下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简单介绍了ABS的原理及其功能、应用现状,着重阐述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研发的核心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性能附着系数ABS技术发展趋势ABS技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目录摘要21序言42ABS的国内外发展状况52.1国外发展状况52.2国
3、内发展概况63ABS的基础知识73.1ABS的概述73.2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73.2.1制动效能83.2.2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83.2.3制动效能的恒定性83.3ABS的基本组成83.3.1车轮转速传感器93.3.2电子控制器93.3.3制动压力调节器93.4ABS的工作原理103.5ABS的两种控制方式113.5.1双参数控制113.5.2单参数控制113.6ABS的优点124ABS的控制策略144.1逻辑门限值控制144.2滑模变结构控制144.3最优控制154.4PID控制154.5模糊控
4、制165ABS的发展趋势176展望与结论196.1ABS的展望196.2结论20致谢21参考文献22ABS技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1序言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eSystem),通常叫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它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以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使汽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
5、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ing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
6、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8]。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21ABS技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2ABS的国内外发展状况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道路行车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ABS已经成为汽车上的一种重要安全装置。早在30年代,AB
7、S就运用在铁路机车的制动中,其目的是防止列车制动时车轮抱死后在钢轨上滑行造成局部摩擦,致使车轮、钢轨早期损坏和车轮不能平稳旋转而产生噪声和振动。40年代,为了防止飞机着陆时制动跑偏、甩尾和轮胎剧烈磨损,以及缩短滑行距离,在飞机上开始采用ABS,并很快成为飞机上的标准装备[12]。50年代被开发引用到汽车上。进入70年代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数字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微机的运用,电子控制式ABS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并且体积小、质量轻、控制精度高,其安全效能十分显著,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为
8、其迅速普及创造了条件。2.1国外发展状况早在1928年防抱死制动理论就被提出。BOSCH公司在1936年第一个获得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专利权。1954年,FORD公司将ABS装在林肯轿车上。这一时期的各种ABS的轮速传感器和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都是机械式,因此,获取的轮速信号不够精确,制动压力调节的适时性和精确性也难以保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ABS进入电子控制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凯尔塞·海伊斯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