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47203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沉浸阅读”:架起通向“有效表达”的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沉浸阅读”:架起通向“有效表达”的桥 我们学生中一定有这样的人:某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男孩,玩起电脑来表情生动,十分投入,跟游戏玩家谈起感受来滔滔不绝;某位学生课间阅读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以致于没听到上课的铃声……我们将这种现象叫做“沉浸”,也就是通常说的“很投入”。沉浸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MihalyCsikszentmihalyi提出,他认为,“沉浸”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指一种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件事情上的感觉,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东西,完全沉浸在某项事物或情境中,沉浸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如果,我们注重营造沉浸阅读的环境
2、,教给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丰富体验,学生一定能达到“思有余”;在丰富多彩的“内表达”的前提下,学生一定能构建清晰的、新鲜的、生动的、活泼的表达内容。 本文试用“沉浸阅读”的相关理论,从以下几个操作层面,谈谈如何让学生“沉浸阅读”,并能进行有质量的表达。 一、阅读期待:未成曲调先有情 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
3、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 (一)寻找共振点 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多多少少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往往会造成学生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设法找到文章与学生生活的共同点,让文本与学生之间形成共振,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笔者在导读《散步》时,先让学生自由地谈散步的经历,说说自己在散步过程中感动的细节。有学生说过马路时母亲紧张地抓着我的手,好像我仍是需要保护的小孩,而我已经高出她很多了,原来母爱一直都在,我很感动;有学生说父母最近老吵架,有一天从外面回家,爸爸走在前面,妈妈落在后面,我很心酸,于是,我拉住爸爸,等上妈妈,挽住他们,
4、晚风很柔,那一路我感觉爸爸妈妈的话多了起来,那种久违的幸福我永远也忘不了……有了这样的拉近,学生再读文章时,往往能够找到亲切的“知音”,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形成共鸣。 (二)营造氛围 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构建开放自由的阅读空间,这是促进学生“沉浸阅读”的重要保证。来看一堂课外阅读赏析课,内容为作家丁立梅的《弦动我心》,这是一组以音乐为题材的文章,文字优美,老师在提供文本的同时,为每篇文章都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如学生在读《感恩的心》时,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进入歌曲营造的氛围中,再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可见,使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感官,能很好地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5、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尝试改变学生的阅读空间,来达到“沉浸”的境界。如每周的阅读课,把学生带到阅览室,静谧的氛围、柔和的轻音乐,能够让学生很快静下心来阅读。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笔者还经常把学生带到草坪上,学生或站或坐,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读读温暖的文字,谈谈阅读的体会,学生感觉非常舒畅,这成了学生最期待、最喜欢的的阅读课。 (三)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是一种戏剧理论,即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摹仿或感情共鸣效果。这种理论很早就被引进阅读教学,“陌生化阅读”对学生的个性化的深度阅读很有作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把自己熟知的解读暂时“搁置”起来,通过追求对
6、熟悉的文本的陌生化阅读效果,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②。 例如,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早已熟悉,如何让学生对文章保持新鲜感、陌生感,引导学生读出新意和个性?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陌生化阅读”设计:自从这个故事发生后,就成了人人茶余饭后的材料。我想每个人讲这个故事时,心情都是不一样的。皇帝、大臣、骗子、小孩,你想想这四种人分别在讲这个故事时,心里会怎么想?我想请大家揣摩一下他们的心理,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非常兴奋,在讲述中加入了自己的评价,获得了新的体验和认识。 这是运用变换角色的方法获得陌生化体验,我们还可以将文本不完全呈现给学生,刺激其探究欲望;也可以改变教学程序,促使
7、学生产生新的期待心理,激起学生体验和对话的欲望,深入文本,产生对文本的个性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赏读文章:曲径通幽见精彩 学生有了阅读期待后,还要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让他们真正“沉浸”到文字里去,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丰富语言感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内化语言。 下面欣赏一个品读文章的教学片断,教学内容为朱自清的《绿》。 师:先生迷醉在了奇异的绿中,我也迷醉在先生细腻多情的文字里,读到结尾时,老师就被这样的文字撼动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